山弟子也不含糊,各发出两道火焰,劫住犯之敌。于是,六道火焰拼在一起,分成两组。一玄子笑道:“有两下子,不亏是冲虚的亲传弟子。”
说着话,功力提高,那两道被拦住的火焰便向前慢慢延伸着。
小牛看得清楚,虽然都射出的是火,但有不同。崂山的火焰是淡红的,一玄子的是紫红的。他不明白其中有什么门道。只见淡红遇到紫红,一会儿是这头伸长些,一会儿是哪头伸长些,拼得不可开交。虽然不发出什么特别的声音,但看双方的表情,都是不轻松的。这哪里是一般的比试呢,这简直是玩命一般。
一会儿,小牛见到月琳月影脸上有了汗珠,他真想为她们擦一擦。再看一玄子,脸上也有了汗光。双方都在全力以赴,谁也不认输。
小牛再看双方的拉拉队,这时都鸦雀无声,谁也不喊不叫了,只有野外的呼呼风声。小牛不明白,他们怎么老实了。
他问身边的一个崂山的弟子是怎么回事。那弟子在他的耳边说道:“小兄弟你不知道呀,这‘三昧真火’使用起来,最怕外界干扰了。尤其是声音。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谁都不敢出一声。
小牛听得连连点头,怪不得这帮家伙都跟咽气一样安静呢。再看场中,一玄子的紫红已占据主导地位,淡红只有一小段了。小牛大惊,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
小牛再瞧月琳二女,已经香汗淋漓了。跟前的两位师兄也已气喘吁吁,显然是在勉强支持。小牛并不知道,比试‘三昧真火’,靠的是真才实学,半点做不得假。这门功夫是他们道家的入门基础,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练的人虽多,真正能达到超凡入圣的地步的倒没有几个。
崂山与泰山的祖师爷本是同窗好友,功夫相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每一任掌门的改革,两派的功夫差别越来越大。同样是‘三昧真火’,不但颜色不同,连发功的口诀都有了变化。
小牛一见形势危急,首先想到了逃跑,但一瞅一玄子身后那两个小子,还在盯着自己,根本不管场上的形势如何。在他们眼里,自己似乎比一玄子还重要。毕竟小牛耍过他们,他们不能轻易放过小牛。
小牛见人家盯得紧,料想逃跑也不是好招。在此情况下,小牛只好另想良策了。他见崂山的‘淡红’又象乌龟脖子一样又伸长一段,心里稍安。这样他有更多的时间考虑计策。
过了一会儿,一玄子突然一脚跺地,大吼一声,那‘紫红’猛地前伸,要将‘淡红’给吞光了。这样看来,崂山人似乎败局已定,但他们还在坚持。在他们师父的教育下,众弟子是从不言败的。
旁边的小牛站不住了。他已经想到一个法子了。至于法子灵不灵,他也没有把握。他只有硬着头皮试试,反正要败了,不妨‘死马来当活马医’吧。
正当双方斗得你死我活时,小牛突然跳入场中,出其不意地窜到一玄子身边。他冲老道笑了笑,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别人都没有听清是什么。只见老道听后全身一颤,象受了寒风吹一样。接着转过头,对小牛大声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吗?你快说,你快说。”
他身后的弟子叫道:“师父,你不要上当。”
说着向小牛冲来。小牛嘻嘻一笑,连忙跑回自己的队伍中了。
要知道这门功夫在施展时,最怕走神了。就因为小牛说了一句富有诱惑性的话,便使一玄子突然忘了眼前的形势,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小牛身上。他这么一分神,功力减弱。崂山弟子岂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四人同时发威,‘淡红’迅速前窜,吞掉‘紫红’不算,那‘淡红’的前端还重重地撞在一玄子的身上,撞得一玄子倒跌出去,众弟子眼明手快,连忙接住。尽管如此,一玄子还是忍不住吐了两口血,咳嗽不止。要不是他是练这门功夫的,他的身上早就被烧着了,只怕连老命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