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节(4/7)

吃饭时怎么可以没有馀兴节目呢?

大伙说好,原则上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但也不限,谁想上台便上台。

最先上台的一组不知道从哪弄来一块布,隔在讲台中间。

北京学生站左边,台湾学生站右边。

两边学生隔着布看着另一边的影子、侧耳倾听另一边的声音。

一边有动静,另一边立刻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一开始我看不懂他们在演啥?渐渐的,我开始懂了。

我不禁想起刚到北京时,两边的学生从陌生到逐渐熟悉,常可听到:“听说你们那边…”北京学生开了口,但不免支支吾吾。

“听说你们这边…”台湾学生也开口,但总是含溷其词。

彼此都很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又怕不小心误触地雷。

像拿了根长棍子在高空走钢索,小心翼翼控制手中棍子维持平衡,然后战战兢兢的,一步一步缓慢前进。

随着熟悉度提高,脚下的钢索越来越宽,终于变成一块木板。

长棍子便被远远抛开,脚步变实,甚至开始跑跳。

刚听到对方问题时的反应总是惊讶,因为觉得怎么会有这种误解,到最后却是伴随爽朗的笑声,因为觉得对方的误解是件有趣的事;同时觉得自己的误解也很有趣。

原来彼此都在光线扭曲的环境里,看到对方的长相。

于是彼此都不了解对方,却都自以为了解。

“我们要解放台湾同胞。”左边的北京学生突然说。

“来啊来啊,等好久罗。”右边的台湾学生回答。

“别瞎说!”台下北京张老师很紧张。

“同学们爱玩,没事。”李老师反而笑了笑。

“我们要拯救大陆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台湾学生说。

“喂!”台湾的周老师和吴老师不仅异口同声,也几乎同时站起身。

“好深喔。”“好热喔。”北京学生这么回答。

然后台下的学生们笑了,老师们的脸绿了。

隔在讲台中间的布掀开了,两边的人不再只是看见投射在布上的身影,而是清楚看见对方的脸孔时,表情充满惊愕。

互望一会后,脸皮逐渐放松;试着开始交谈,渐渐有了笑声。

最后彼此握了握手、轻轻拥抱。

台上的同学一起鞠个躬,台下则响起一阵掌声。

“上台的同学别胡来。”张老师拍拍胸口“别把我吓出心脏病。”接下来上台的是两个学生,一个是台湾学生,另一个是北京学生。

“二把刀。”北京学生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