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就已经很喜欢了,还种了一些小花小草摆放,更添雅致。
这一天也是柳家小夫妻回梧桐小院的日子,他们成亲已经快要一个月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双方都觉得很幸福。
柳老夫妻看着也觉安慰,特别是柳大娘,几经相处,她越来越喜欢紫苏这个儿媳妇,每一次来梧桐小院她都抢着做家务,不肯让老人家稍作劳累。
用过了午膳,柳善行在小院子里读书,他已经开始尝试给一些相熟的人看看病,成效还挺不错,增加了他立志行医的信心。紫苏在一旁晾衣服,享受着午后的阳光。
正忙着,门外传来一阵叫唤声,像是隔壁王婶的声音:“柳家小嫂子在吗?”
紫苏应声,上前开门,果然是王婶。
“太好了,你们果然都在。”她进门看到柳善行更觉高兴,提了提手中的一袋落花生“我是专门来谢谢善行的。”
“王婶真是太客气了,还是留给小虎子吃吧。”
“那怎么成,当初你们不肯收诊金,如果连这些小吃小喝的都肯不收下那就是看不起我王婶啦。”听她这样说,紫苏只得称谢收下。
小虎子的事情发生在前两次他们回小院的时候,孩子发热、惊悸、睡眠不安,在城里看了个大夫,吃了葯却没有疗效,后来还发展到咳嗽,痰黄稠而粘,还不易咳出来,孩子气急呕闷、胸臆不舒。
王婶六神无主,听说柳家曾有人为医,柳善行也通医术就上门看看他有没有办法。柳善行细心地察看了小虎子的症状,给他把了脉,开了一个清顺气机、化除热痰的方剂,他把它叫做清气化痰丸,丸子有梧桐子一般大小,让病人每次服二钱,用开水送下。孩子吃了几剂就完全好了。
“那葯丸还真的灵,小子现在又活蹦乱跳的了,匆匆忙忙的都没有问你那丸子是什么做的,那么灵乎?
柳善行一笑,耐心地解释:“其实都是些普通的葯材,由胆星、姜制半夏各一两半,橘红、去皮尖的杏仁、炒积实、去油的瓜萎仁、酒炒的黄芩、茯苓各一两,研成细末,用姜汁和糊,就得以成为清气化痰丸。
王婶听得满脑星星,叫苦道:“我的妈呀,这么复杂,听得我一个头有两个大,什么都没能记住,当个大夫还真不容易,你怎么就能记得那么清楚?
柳善行失笑“我把它编成歌,就好记了。清气化痰星夏橘,杏仁积实瓜萎实,苓苓姜汁为糊丸,气顺火消痰自失。”
王婶还是摇头“我听着还是不懂,不过要是那么容易就能弄懂这些大学问,谁都可以当大夫咯,善行真是有本事啊。
“区区小事,算得了什么呢,能帮上你的忙,我已经很高兴了。”被人称赞,柳善行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脸红。
王婶掩嘴笑道“你还真谦虚,说话文绉绉的,小嫂子也斯文得像个大家小姐,小两口真是天生的一对,地造一双的妙人儿。”说着拍拍紫苏的肩,小声地在她耳边说:“别看小郎君现在不怎么有钱,将来却一定能出人头地,小嫂子眼光独到喔。”
说得紫苏蛮不好意思地看了丈夫一眼,包含了骄傲、喜悦、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