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赫然联想到贡嘎山,遥想起长睡于皑皑白雪之中的高尚。
他,高尚,一定睡得很沉。
深入骨血的爱恋,最后留下一个名字和一座雪山。
点点的目光和府南河水交集,收回目光,继续道:“唐时的合江亭,并不是孤独地立在两江交汇处,它与张仪楼、散花楼形成了自西向东的绚丽风景线。张仪楼始建于战国晚期秦灭蜀后,相传为张仪所建。散花楼则建于隋初,两楼均在古代成都四大名楼之列。”
合江亭都不孤单于世,自己未必要孤单走完这一生?心凛,点点心底凄凄,面孔仍似水般平静。
“合江亭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交际场所,无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迎来送往、宴请宾朋,还是普通百姓携家人在城边踏青赏花、娱乐休憩,几乎都在这里进行,是唐代成都市民游乐的绝好场所。”
说到这,点点就想彼时的把盏言欢的快乐世界也许就像现时的时尚PARTY吧?想到这里,点点哑然一笑,无意地抬头看到苏易也在笑,苏易的笑在舒展中带着一丝的明朗。那笑容点点是熟悉的,高尚——只是苏易的眼角多了些许的细碎皱纹。
苏易的笑容让点点重回温暖,好像是高尚,顽童一般故意和她玩捉迷藏,现在回来找寻她。
他不是高尚,他是苏易。
“南宋诗人陆游的好朋友兼上司范成大,曾写过很多诗篇来描述合江亭一带的美丽景致。当他离开成都的时候,友人为他送行都是从合江亭开始的。由此遥想当年合江亭中,文人墨客们眺望着亭下江中点点白帆,品茶吟诗或送别友人,自是一件惬意和浪漫的事情。”点点收拾心情,投入历史,讲述离乱,“到了兵荒马乱的南宋末年,成都在蒙古军的铁蹄下变成一片废墟,合江亭也和张仪楼、散花楼的命运一般,毁于战火硝烟之中。荒草疯长的合江亭在经历了明清以后,渐渐被人们淡忘,只在两江交汇处剩下了一小块不起眼的空地。这一忘,就是七百余年。”
世间万物,终有灰飞烟灭那一天的。唯有爱情,亘古流芳。
炽热潮湿的风吹来,点点余光看到苏易的注视,气爽些许,“一九八九年成都市政府重建合江亭。双亭顶、八角十柱、琉璃瓦飞檐,旁边是仿古式房廊听涛舫,内有现代书法家赵蕴玉为合江亭作的记。四周女儿墙将合江亭紧紧抱在怀中,与合江亭连成一片的风景。如唐宋时期一般,合江亭仍然是一个供市民游乐的开放式市政公园。每到中国传统的节日,就会有市民到此,放灯祈福。一盏盏莲花状的河灯在河水中星罗棋布,随波漂浮,星星点点漂移的灯光载着市民的心愿和祝福,顺流而下,为合江亭两岸,平添几分神秘动人的气氛。五一、国庆时,可以看见很多对新人在此地拍婚纱照,非常热闹。常常走过合江亭边,就可看见新娘的婚纱飘荡,婚车穿梭不绝。”
克莱尔搂住点点,问:“你也会来这里结婚吗?”
无以回答,点点机械地点着头,心,揪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