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4章皆不逢之(2/2)

此何异听《钧天》之乐,而谓其音节未谐。特其五七言绝句及近诗非其所好,只备诗中一格,原不后人学诗,仅学其五七言绝句小诗也。”

隋陆法言、刘臻等,本沈约之旨又为《广韵》,唐郭知玄又为《切韵》,孙又为《唐韵》,丁度、宋祁为《集韵》。

请以《雅》、《颂》、《离》古歌诗之,古今通转之异可想见矣。”玉避席而谢。南湘:“古人讲《易》言理不言数,今人讲《易》言数不言理。数竟可以该得理么?且数自康节先生之后无真传。今之所为太乙数者,可以验运祚灾祥刀兵火,并知人之贵贱。其考九百六之数,历历灵验,其说可以得闻否?”

此以年代考之,历历不。又云:周宣王父厉而五幽,得百六之数十二。敬王时,吴越相残,海内多事,得百六之数十三。秦灭六国,得百六之数十四。

《广韵》计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集韵》计五万三千五百二十五字,《礼韵》止收九千五百九十字,晃增韵,较《礼韵》增二千六百五十五字,刘平之《礼韵略》又增四百六十三字,而古书尽变。说者谓韵之失不在二百六之分,而在一百七之合,时夫又较《礼韵》、晃、刘平韵,刊落三千一百余字,有去古雅而讹俗者。

:“韵学之辨,诸家通转各有依据。沈约以越音而定八方之音,岂能尽合?而同一字也。

但又有不验者:舜禹至治,万世所师,得百六之数七。成康刑措四十余年,得百六之数十一。

景云已后,又有《礼韵》,王宗之《切韵》,吴棫之《韵补》,元时夫之《韵府群玉》,其合韵、分韵,究以何韵为是?”

盘庚、小辛之际,得百六之数十。汉明帝、章帝继光武而臻泰定,是百六之数十五。至唐贞观二十三年,得百六之数二。此皆不应,何也?甚至夏桀放于南巢,商纣亡于牧野,王莽篡汉,禄山叛唐,九百六之数,皆不逢之,又是何故?所以我说数不敌理。理生于自然,数若有预定。故圣人言理不言数,数止理中之一端耳。”

与齿为一音,齿与又为一音。即如五方土音,甚难吻合,所以支元之韵最杂,正不知何方人才能念一韵来。昔分在韵为二百六,自淳中,平刘渊始并为一百七

东晋播迁,十六国分裂,得百六之数极,而反于一。五代离,得百六之数三。此百六之数,确有可验。

又黄公绍之《韵会》分并依、刘韵而笺注颇博,增添一万二千六百五十二字,不为无补。第其次序泥于七音三十六母,又为后人所议。今之韵即沈约之韵,但古韵之通,似较今韵为是。章黼之《韵学集成》校定四声,而古韵之通转亦可类推。

韵有通转之分,且魏晋而始,如李登之《诗韵》,吕静之《集韵》,齐周作《四声切韵》,梁沈约撰《四声》一卷,而韵谱成。

吴歌楚舞未毕,西山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奈乐何!其《乌夜啼》云:黄云城边乌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昌黎古诗,直追雅颂,有西京之遗风,其五七古尤好异斗奇,怪诞百,能传李、杜所未传。读《南山》等篇,而《三都》、《两京》不能专于前。人既无其博奥,又无其才力,尽见满纸黝黑,崭崭,所以目为文,至有韵之文不可读之说。

此一番议论,议论得个个首肯,宝珠、蕙芳等亦颇能领会。:“诗之妙论,既闻命矣。

九奇数也,数之穷。百六偶数也,数之穷。王?之说云:后羿寒浞之,得九之数七。赧王衰微,得九之数八。桓灵卑弱,得九之数九。炀帝灭亡,得九之数十。

小甲、雍己之际,得九之数五,而百六之数九。庚盯武乙之际得九之数六。不降享国五十九年,得百六之数八。

破天惊之妙。《蜀》、《天姥》诸篇,摹拟甚多,而我独其《乌栖曲》、《乌夜啼》等篇,如《乌栖曲》云: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里醉西施。

:“宋南渡后,有王?着《太乙肘后备捡》三卷,为二遁,绘图一百四十有四。以太乙孝治人君之善恶,其专考九百六之数者,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九,以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其才逸气,与陈拾遗同声合调。且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非我而谁。’故律诗殊少。常言寄兴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以鄙见论之,李诗可以绍古,而杜诗可以开今,其中少有分辨,故非拘于声调俳优者之所可拟议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