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该问问我啊!”“本朝家法,大政不宜上烦慈忧。”
“母后不必责备石显。”皇帝接说
:“大计是儿臣一个人决定的。”
这一喝,殿外都听见了。禁卫闻警,当然会四下搜查。让他们抓住推到太后面前,宰相的脸面何存?因而石显很知趣,也很窘涩地现而
。
“这是因为陈汤回朝,他对战事,有十分把握的缘故。”
首先是陈汤最着急。特为去看石显,表示调兵遣将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半途而废,不如不动,如今太后与皇帝在大计上意见不合,上冲突得如此厉害,则何去何从,令臣下困惑之至。
“四个月不能结束呢?百姓的负担不又加重了吗?”太后略停一下又说:“果然为了救亡图存,百姓倾家产,资助军需,亦是心甘情愿的;若是为了一个妇人而兴兵,没有一个人会赞成打这一场仗!”
这一下,引起了许多言,许多不安。
此言一,太后
变,皇帝亦傻了!悔恨自己
言太不检
。这句话可真是说得太重了。
太后心里难过极了,也气极了。自觉再说任何话都是多余的,所以掉转就走,而且走得很急,搀扶的
女,心惊胆战,唯恐她倾跌。皇帝更是惶恐莫名,连连喊着:“母后,母后!”甚至跪了下来,可是,太后不屑一顾。
“是!”石显答说:“延寿就住在臣家,臣已派家
,日夜监视。”
“文武君臣,所见佥同。”皇帝神采飞扬地说:“都主张讨伐呼韩邪。”
延寿自知罪孽重,而居然敢回国来,所凭藉者,就是这幅图颇为珍贵,而自觉可以稍减咎戾。方今用兵之际,请皇上再开恩一次,怜其悔悟之心,赐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这话说得透彻无比。石显心想,太后实在厉害,不如避之大吉。谁知太后的厉害,犹超过他的想像,明知他躲在后窗下,故意装作不知,等他的影从窗外闪过,却又不放他逃了。
“你的死罪不在这上。”太后
:“你
为中书令,居宰辅之位。皇上意气用事轻动
戈,你谏阻了没有?”
“是!”“结果呢?”
“照这么说,是陈汤在皇帝?他说要讨伐,大家都跟着他说,应该讨伐!”
皇帝不即作声。好半晌才叹气说:“你又要害得我心里不舒服了!”
“你别走远!”皇帝向后窗一指,然后匆匆迎了去。
“不必!我说几句话就走。”太后接着说:“听说你今天又召集廷议,商量用兵之事?”
“容臣告退!”
石显知,皇帝是恨透了
延寿,除非皇帝能想到还有一个比
延寿更可恶的人,才会移转他的心思,将
延寿暂且丢开。
石显是这样答复他:“看样,皇帝的意思很
决,迟早不免一战。不过,太后既然大为生气,
前在皇上自不便有所动作,免得误会更
。”
“臣石显叩见太后!”石显磕着说:“慈驾忽临,臣回避不及,死罪,死罪!”
等石显刚侧面,太后已踏上台阶。皇帝叫应了,亲自搀扶
殿,奉请上坐。
“谁在外面?”太后厉声喝问。
这样想着,立即有了计较:“臣以为,”他说:“延寿可恶,总不如呼韩邪索我天朝第一
人来得可恶!”
“母后这话,”皇帝不以为然地:“太重了!”
一言未毕,突然殿外传呼,皇太后驾到。这一来,君臣二人,相顾错愕,太后突然驾临皇帝的御书房,是极其罕见的事。可知此来必有所谓。
“这一次跟上一次不同啊!”太后诧异地:“上次大家都赞成息事宁人,这一次怎么完全变了呢?”
“他说,战事如果在四个月内结束,库藏敷用,不必加税。”
“皇太后的责备,臣无地自容。”
“这话不错!”皇帝矍然而起:“好吧!准延寿将功赎罪。不过,石显,你要好好看住他。”
“我原知该缓一缓,无奈一缓就等于白白费事,要问的就是这一
。”
“我也知你要问的就是这一
。无奈
前连皇上都没有主意。陈将军,我倒请问,不缓一缓怎么办?”
陈汤一眉打起个结,厚厚的嘴
闭着,沉思了好一会,开
说
:“石公,我是军人,
比较直
“太重了?哼!”太后微微冷笑:“你不想想,社稷苍生为重,听陈汤片面之词,轻易用兵,实在太欠考虑了!我再问你,匡衡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