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共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开篇即揭“
”字,作为全篇的纲领。“
上帝”用的是呼告语气:败坏法度的上帝啊!下面第三句“疾威上帝”也是呼告
,而“疾威”二字则是“
”的
表现,是全诗纲领的实化,以下各章就围绕着“疾威”
文章。应当注意的是,全篇八章中,惟这一章起
不用“文王曰咨”对此,孔颖达疏解释说:“上帝者,天之别名,天无所坏,不得与‘
’共文,故知上帝以托君王,言其不敢斥王,故托之于上帝也。其实称帝亦斥王。此下诸章皆言‘文王曰咨’,此独不然者,
以‘
’之言为下章总目,且见实非殷商之事,故于章首不言文王,以起发其意也。”他的意见诚然是很有说服力的。
文王开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虽然
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
《板》诗是刺周厉王无之作,赏析另见他文,而《
》诗也是刺厉王之作。《
诗序》云:“《
》,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
,天下
然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三家诗无异义。朱熹《诗序辨说》云:“苏氏(苏辙)曰,《
》之名篇以首句有‘
上帝’耳。《序》说云云,非本义也。”今人陈
展《诗经直解》以为此“宋儒异说不可从”极是。也有人怀疑此诗为武王载文王木主伐殷纣,借遵文王声讨纣罪的檄文,与《尚书》的《泰誓》、《牧誓》诸篇类似,只是有韵罢了。这也如陈
展所说“此想当然耳,实未有据”兹从《
诗序》之说。
文王开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
沸
汤。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
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
鉴赏
第一章以后各章,都是假托周文王慨叹殷纣王无之词。第二章连用四个“曾是(怎么那样)”极有气势,谴责的力度很大。姚际恒《诗经通论》评曰:“‘曾是’字,怪之之词,如见。”可谓一语破的。孙鑛则对这四句的
式特别有所会心,说:“明是‘彊御在位,掊克在服’,乃分作四句,各唤以‘曾是’字,以肆其态。然四句两意双叠,固是一
调法。”(陈
展《诗经直解》引)他的细致分析,虽是评
八
文的手段,却也很有
光。第三章在第二章明斥纣王暗责厉王重用贪暴之臣后,指
这样
的恶果必然是贤良遭摒,祸
横生。第四章剌王刚愎自用,恣意妄为,内无
德,外无良臣,必将招致国之大难。“不明尔德”、“尔德不明”颠倒其词反覆诉说“无…无”句式的两次重叠,都是作者的
心安排,使语势更为沉重,《大雅》语言的艺术
往往就在这样的
式中反映
来。第五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邺中集>·王粲》和唐太宗李世民《赐萧瑀》诗中有“幽厉昔崩
,桓灵今板
”、“疾风知劲草,板
识诚臣”诸句“板
”连用。《板》、《
》本是《诗经·大雅》中的诗篇,在后世被屡屡连在一起用以代指政局混
或社会动
,这原因当然与两诗的内容有关。
文王开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
黄汤。狂呼
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
文王开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
倒
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
已坏难久长。”殷商镜
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