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毛传云:“僣,差也。”郑玄云:“不残贼,是贼为害也。”心有所忌,则多过差;志在陵人,必多为贼害。下云“不忌不克”覆述此文,故言僣贼者,皆忌克也。
○注“其言”至“吾利”
○正义曰:心忌前人,则人亦忌已;志在陵人,则人亦陵已。若使人皆忌之,人皆陵之,是適足以自害,不能胜人也。秦伯闻其忌克,虑其还来害己,故以不能胜人为是吾利也。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故鱼氏世为左师。○治,直吏反。
【经】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无传。)
狄灭温,温子奔卫。盖中国之狄灭而居其土地。
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弑卓在前年,而以今春书者,从赴也。献公既葬,卓以免丧,故称君也。荀息称名者,虽欲复言,本无远谋,从君于昏。
[疏]注“弑卓”至“于昏”
○正义曰:传于前年甚详,经以今年书之,明赴以今年弑也。传称“立公子卓以葬”是免丧始死,故称君也。文七年宋人杀其大夫,传曰:“不称名,众也,且言非其罪也。”死者不称名,非其罪,故知称名者,皆有罪也。荀息称名者,不知奚齐、卓子之不可立,又不能诛里克以存君,是其虽欲复言,本无远谋也。襄十九年齐杀其大夫高厚,传称“从君于昏”献公惑于骊姬,杀適立庶,荀息知其事,而为之傅奚齐,是其“从君于昏”也。
夏,齐侯、许男伐北戎。无传。北戎,山戎。
晋杀其大夫里克。奚齐者,先君所命,卓子又以在国嗣位,罪未为无道,而里克亲为三怨之主,累弑二君,故称名以罪之。
[疏]注“奚齐”至“罪之”正义曰:宣四年传例曰:“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里克杀奚齐,弑卓子,皆书里克之名,是奚齐与卓子未为无道也。杀大夫,传言不称名者为无罪,则称名为有罪,故今称里克之名以罪之。
秋,七月。
冬,大雨雪。无传。平地尺为大雪。○雨,于付反。
【传】十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苏子奔卫。苏子,周司寇苏公之后也。国于温,故曰温子。叛王事在庄十九年。)
[疏]注“苏子”至“九年”
○正义曰:《尚书·立政》云“司寇苏公”成十一年传曰:“昔周克商,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以此知苏子,司寇苏公之后也。国名为苏,所都之邑名为温,故温、苏递见于经,是得两称故也。
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党会齐隰朋立晋侯。周公忌父,周卿士。王子党,周大夫。晋侯杀里克以说。自解说不篡。○篡,初患反。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言欲加己罪,不患无辞。
[疏]“欲加”至“辞乎”
○正义曰:言君今欲加臣之罪,其畏无辞以罪臣乎?言必方便有辞耳。
臣闻命矣。”伏剑而死。于是郑聘于秦,且谢缓赂,故不及。郑,里克党,以在秦,故不及里克俱死。
晋侯改葬共大子。共大子,申生也。○共音恭,本亦作恭。大音泰。秋,狐突適下国,下国,曲沃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