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复致”则晋亦致于卫,故言“又取卫地以封之,今并还卫也”刘炫云:“服虔以为致之于郑”以“服言是”规杜,已释之。
夏,秦人伐晋,取武城,以报令狐之役。令狐役在七年。
秋,襄王崩。为公孙敖如周吊传。
晋人以扈之盟来讨。前年盟扈,公后至。
冬,襄仲会晋赵孟,盟于衡雍,报扈之盟也。遂会伊雒之戎。伊洛之戎将伐鲁,公子遂不及复君,故专命与之盟。书曰“公子遂”珍之也。珍,贵也。大夫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专之可也。
[疏]注“珍贵”至“可也”
○正义曰:传多言“贵之”而此言“珍之”事同而文异,故以珍为贵也。“大夫出竟”以下,皆庄十九年《公羊传》文。
穆伯如周吊丧,不至,以币奔莒,从己氏焉。己氏,莒女。
宋襄夫人,襄王之姊也,昭公不礼焉。昭公適祖母。○適,丁历反。夫人因戴氏之族,华乐皇皆戴族。以杀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锺离及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之党也。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节,国之符信也。握之以死,示不废命。
[疏]注“节国”至“废命”
○正义曰:《周礼·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郑玄云“玉节有五则”《典瑞》云:“穀圭以和难,以聘女;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琬圭以治德,以结好;琰圭以易行,以除慝。”其角节,郑注云“未闻”此司马司城以事在官,盖执此等之玉节。《小行人》云:“守都鄙者用管节。”此司马司城或食采地,即都鄙之主。此节或是管节也。《掌节》又云“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郑注云:“铸金为之,谓王使之,使于土国之等。”《掌节》又云“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玄云“门关者,谓司门司关也。道路者,谓天子之乡遂大夫也”其诸侯之国及门关乡遂亦有节。《小行人》云:“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谓已是山泽之国,出使用龙虎之节。《小行人》又云:“达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郑注云“道路谓诸侯乡遂及诸侯司门司关都鄙之等也”今之为官授以此节。今握节以死,示已不废命也。此夫人杀,而经书“宋人杀其大夫”者,夫人与君共有国家,尊与君同,不得为两下相杀,故同国讨之文。虽同国讨,称“人”实非国讨之例,以其死者不称名,无罪故也。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效犹致也。意诸,公子荡之孙。○效,户教反。公以其官逆之,皆复之,亦书以官,皆贵之也。卿违从大夫,公贤其效节,故以本官逆之,请宋而复之。司城官属悉来奔,故言“皆复”
[疏]注“卿违”至“皆复”
○正义曰:“卿违从大夫”昭七年传文也。效节于府人然后出奔,示已解任而退,不敢带官而逃。公贤其效节,故以本官逆之。为是书宋司城来奔,善其人,故书其官也。请宋复之事在十六年。一人不得言“皆”知司城官属悉与皆复也。
夷之蒐,晋侯将登箕郑父、先都,登之于上军也。夷蒐在六年。
[疏]注“登之”至“六年”
○正义曰:清原之蒐,箕郑佐新上军,先都佐新下军,二人先为卿矣,而复欲登之,知登于上军也。然则七年令狐之战,传历言诸军将佐,箕郑将上军,先都佐下军。先都不登,容可怨恨。箕郑下失其登,而亦共作乱者,盖先克之荐狐赵,并亦请退箕郑、先都。先都于时即佐下军,箕郑虽得不退,因此意望以成小憾。及狐射姑出奔,箕郑位次宜佐中军,而先克代射姑,箕郑守其故职,盖以此而恨也。
而使士縠、梁益耳将中军。士縠本司空。○縠,户木反。将,子匠反。先克曰:“狐、赵之勋,不可废也。”从之。狐偃、赵衰有从亡之勋。○从亡,才用反。先克夺蒯得田于堇阴,七年,晋御秦师于堇阴,以军事夺其田也。先克,中军佐。○蒯,苦聩反。故箕郑父、先都、士穀、梁益耳、蒯得作乱。为明年杀先克张本。○为,于伪反。
【经】九年,春,毛伯来求金。(求金以共葬事。虽逾年而未葬,故不称王使。○共音恭,本亦作“供”下同。)
夫人姜氏如齐。无传。归宁。
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辛丑,葬襄王。卿共葬事,礼也。
[疏]注“卿共葬事礼也”正义曰:言“礼”者,以明天子之丧,卿吊,卿会葬,诸侯不亲行也。《释例》曰:“万国之数至众,封疆之守至重,故天王之丧,诸侯不得越竟而奔,脩服于其国,卿共吊送之礼。既葬,卒哭而除凶,鲁侯无故,而穆伯如周吊焉。此天子崩,诸侯遣卿吊送之经传也。”杜以往年穆伯吊丧、今令会葬二事,传无讥文,知其礼当然也。昭三十年传“郑游吉云:‘灵王之丧,我先君简公在楚’”以不在楚,卿当亲行。而言礼不亲者,彼言由君在楚,上卿守国,故使少卿印段往耳。言君尚亲行也。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下军佐也。以作乱讨,故书名。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无传。告于庙。
[疏]“夫人”至“自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