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三宣十二年(6/10)

法》:十五乘为偏,偏有一两从之。两是偏家之物,故谓比为‘偏之两’。其实一广十五乘,有一百二十五人从之”

○注“十五”至“承副”

○正义曰:下云“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知十五乘为一广也。《史记》称齐景公时,有司马田穰苴,善用兵。至六国时“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附穰苴于其中”凡二百五十篇,号曰《司马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十五乘为偏”皆《司马法》之文。“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周礼》亦有此文。但《周礼》无偏,故杜并引《司马法》耳。此云“大偏”对成七年“九乘为小偏”故此为“大偏”也。桓五年二十五乘为偏,战时临陈,所用不同,不可与此相对为大小。杜注多少皆望文也。言“亦用旧偏法”者,谓楚虽荆尸而举,仍用旧偏。旧于穰苴前巳有,则应《周礼》有文,但以亡没者多,故《礼》文不具。

右广初驾,数及日中,左则受之,以至于昏。内官序当其夜,内官,近官,序,次也。○“序当其夜”一本作“序当其次”

[疏]“右广”至“其夜”

○正义曰:右广鸡鸣初驾,数及日中,则左广受而代之,以至于昏,此昼日事也。其内官,亲近王者,为次序以当其夜,若今宿直递持更也。

以待不虞。不可谓无备。子良,郑之良也;师叔,楚之崇也。师叔,潘尫,为楚人所崇贵。师叔入盟,子良在楚,楚、郑亲矣。来劝我战,我克则来,不克遂往,以我卜也!郑不可从。”赵括、赵同曰:“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克敌、得属,又何俟?必从彘子。”得属,服郑。

[疏]“以我卜也”

○正义曰:将我晋战之胜负,卜其遂来遂往;犹人揲蓍看卦善恶,而卜其去之与住也。

知季曰:“原、屏,咎之徒也。”知季,庄子也。原,赵同。屏,赵括。徒,党也。○知季音智。荀首后为智氏。屏,步丁反。赵庄子曰:“栾伯善哉!庄子,赵朔。栾伯,武子。实其言,必长晋国。”实犹充也。言栾书之身行,能充此言,则当执晋国之政也。○长,徐,丁丈反。行,下孟反。楚少宰如晋师,少宰,官名。○少,诗照反,注及下同。曰:“寡君少遭闵凶,不能文。闵,忧也。闻二先君之出入此行也,二先君,楚成王、穆王。

[疏]注“二先”至“穆王”

○正义曰:庄十六年,楚始伐郑,文王之世也。二十八年,子元伐郑,成王之初也。僖五年首止之会,郑伯逃归,自是以后,郑始时复从。楚成王以前,郑未属楚,故出入此行,唯成、穆耳。今之庄王,成王孙、穆王子。出入此行,犹往来于郑。

将郑是训定,岂敢求罪于晋?二三子无淹久!”淹,留也。随季对曰:“昔平王命我先君文侯曰:‘与郑夹辅周室,毋废王命!’今郑不率,率,遵也。○夹,古洽反,旧古协反。毋音无。寡君使群臣问诸郑,岂敢辱候人?候人,谓伺候望敌者。○候音户豆反。伺音司,又音息嗣反。敢拜君命之辱。”彘子以为谄,使赵括从而更之,曰:“行人失辞。言误对。○谄,敕检反。寡君使群臣迁大国之迹于郑,迁,徙也。曰:‘无辟敌!’群臣无所逃命。”楚子又使求成于晋,晋人许之,盟有日矣。有期日。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单车挑战,又示不欲崇和,以疑晋之群帅。○单音丹。挑,徒了反,下文同。帅,所类反。

[疏]注“单车”至“群帅”

○正义曰:《周礼》“环人掌致师”郑玄云:“致师,致其必战之志。”则致师者,致己欲战之意于敌人。故单车扬威武以挑之,下云“赵旃请挑战”是也。挑彼晋师,故言“以致晋师”也。楚子既求成,而又令挑战,示其不欲崇和,以疑误晋之群帅。

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靡旌,驱疾也。摩,近也。○摩,末多反。垒,力轨反。近,附近之近。乐伯曰:“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左,车左也。菆,矢之善者。○射,食亦反,下注音同。菆,侧留反。

[疏]注“左车”至“善者”

○正义曰:兵车自非元帅,皆射者在左,御在中央,故云“左,车左”乐伯居左,故称左也。下云庄子“抽矢菆纳诸厨子之房”选好矢而留之,知菆是矢之善者。

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两,饰也。掉,正也。示閒暇。○两马,徐云或作掚,皆力掌反,或音亮。掉,徒吊反;徐,乃较反。鞅,于丈反。间音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