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曰:沈氏云:“晋亦时,所以无天殃者,以郑既有罪,晋人讨之,楚党有罪之郑,故独谓之
时。”
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阙,阙,战死者。此战之所由克也。今楚内弃其民,不施惠。而外绝其好;义不建利。○好,呼报反。渎齐盟,不详事神。○渎,徒木反。而话言;信不守
。○话,
快反。
时以动,礼不顺时。周四月,今二月,妨农业。○
音
,本或作
。
“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
[疏]“对曰”至“矣”
[疏]注“礼不”至“农业”
[疏]注“刑不”至“快意”
在陈而嚣,嚣,喧哗也。○嚣,许骄反,徐读曰嗷,五反,注及后同。喧,本又作諠,况元反。哗,本又作譁,音华。合而加嚣。陈合宜静,而益有声。各顾其后,莫有斗心;人恤其所底。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楚
登巢车,以望晋军。巢车,车上为橹。○巢,《说文》作轈,云:兵车
如巢,以望敌也;《字林》同。橹音鲁。
○正义曰:日为,月为
。兵尚杀害,
之
也,行兵贵月盛之时,晦是月终,
之尽也,故兵家以晦为忌,不用晦日陈兵也。昭二十三年七月,戊辰晦,吴败楚师于
父,吴犯兵忌而战胜者,杜云:“违兵忌晦战,击楚所不意,彼知楚有可败之机,晦是兵家所忌,原楚之情,必以吴为不动,故以晦日掩之,击楚不备故也。”
[疏]注“左,将帅。右,车右”
[疏]注“晦月”至“忌”
民不知信,退罪也。人恤所底,其谁致死?底,至也。○底,徐音旨,又之履反。
[疏]注“底”至“也”
其勉之!吾不复见
矣。”言其必败不反。○复见,一本无复字。复,扶又反。
生厚大,则心和而听上命也。
○正义曰:底声近至故为至也,在上之信不著于人,号令无常,动情恣意,或乍东乍西,或迟
速,每事如此,不可测量,人不知信,
退获罪,人人各忧其
,不知
命所至,谁肯致死战也?
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州犁,晋伯宗
,前年奔楚。○大宰,音泰,官名,大者多同,以意求之。王曰:“骋而左右,何也?”骋,走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虔,敬也。○幕音莫。“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
井夷灶而为行也。”夷,平也。○上,时掌反。行,
郎反,下“夹公行”同。“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左,将帅。右,车右。○乘,绳证反,下同。将,
匠反,下“去将”同。帅,所类反,下“元帅”同。
○正义曰:叔时此对,首尾相成。先举六名,云“战之也”言有此六事,乃可以战,若
用然也。自“德以施惠”至“信以守
”辨六事施用之
也。自“民生厚”至“所由克”言能用六事得战胜之意也。自“今楚内弃其民”至“疲民以逞”言楚不行六事也。“民不知信”以下言楚必败之意也。德者,得也,自得于心,
行之大名。有大德者以德抚人,是德用之以施恩惠也。有
邪者断以刑罚,是刑用之以正邪辟也。详者,祥也,古字同耳。《释诂》云:“祥,善也。”李巡曰:“祥,福之善也。事神得福,乃名为祥。”是祥用之以事神也。义者,宜也,
皆得宜,利乃生焉,故义所以生立利益也。礼者,履也,其所践履,当识时要,故礼所以顺时事也。言而无信,
将散矣,故信所以守群
也。人君用此
以抚下民,民之生计丰厚,财用足,则民之德皆正矣。德谓人之
行。《论语》云:“民德归厚矣”即是正也。此一句覆上“德以施惠”由上施恩惠,故民生计丰厚也,财用有利益,而每事得节,饥则有
,寒则有衣,其事皆得节矣此一句覆上“义以建利”也。政不扰民,时节皆顺,
夏耨,而
得成矣。此一句覆上“礼以顺时”也。自上及下,和睦相亲,周旋运转,不有违逆,上之所求,下无不
,下民自知其中,无复二心。故《诗》
先王成立我之众民,无不于女先王得其中正,言先王善养下民,使得中也。自“上下和睦”以下,至“莫匪尔极”总论在上德、义、礼三事,以教于下,则在下之人皆无邪恶,以信自守,即包上“刑以正邪”“信以守
”二句也。圣王先成于民,而后致力于神,民既如此,是以明神下之福祐,时无
旱灾害。此覆上“详以事神”也。故下民生计皆丰厚而多大,人皆和同其心以听
止,无不尽已之力以从上命,战陈之上,有被杀伤者,皆致其死命,以补其空阙之
,此战之所由得而胜也。今楚内弃其国内之民,不行施惠,是无德也;外绝其邻国之好,不得其利,是无义也;与晋结盟,而复背之,贯渎齐同之盟,是无详也;与人要言,今背其语,
消善言,是无信也;夏之二月,农事正烦,
犯时节,而动兵伐人,是无礼也;晋人无罪,苟
伐之,疲劳下民,以快己
,是无刑也。六事皆无,是无
也。无
而战,其可胜乎?上若有信,民知所適;上既无信,不知所从,从前言则违后令,从后令则背前言。人既不知在上之信,其
与退皆得罪也。人人忧其所至,不知已之
命将至何
,其谁肯致死而战也?
其勉力为之。此行也必败,吾不复得见
矣。知其必死,与之长诀也。
姚句耳先归,驷问焉。对曰:“其行速,过险而不整。速则失志,不思虑也。不整,丧列。志失列丧,将何以战?楚惧不可用也。”五月,晋师济河。闻楚师将至,范文
反,曰:“我伪逃楚,可以纾忧。纾,缓也。○丧,息狼反,下同。纾音舒。夫合诸侯,非吾所能也,以遗能者,我若群臣辑睦以事君,多矣。”武
曰:“不可!”六月,晋、楚遇于鄢陵。范文
不
战。郤至曰:“韩之战,惠公不振旅;众散败也。在僖十五年。○遗,唯季反,下注“问遗也”同。辑,又作集,音同。亦七
反。箕之役,先轸不反命;死于狄也。在僖三十三年。邲之师,荀伯不复从,荀林父奔走,不复故
。在宣十二年。○从,徐
容反,音或如字。皆晋之耻也。
亦见先君之事矣。见先君成败之事。今我辟楚,又益耻也。”文
曰:“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亟,数也。○亟,去吏反。数,所角反。秦、狄、齐、楚皆彊,不尽力,
孙将弱。今三彊服矣,齐、秦、狄。敌楚而已。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骄亢则忧患生也。○亢,苦狼反。盍释楚以为外惧乎?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压,笮其未备。○盍,
腊反。压,于中反;徐于辄反。陈直觐反下及注皆同。笮,侧百反。军吏患之。范匄趋
,匄,士燮
。○匄本又作丐,古害反。曰:“
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疏行首者,当陈前决开营垒为战
。○行,
郎反,一音如字,注同。垒,力轨反。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
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
何知焉?”栾书曰:“楚师轻窕,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郤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
重、
反。○窕,敕彫反,又敕吊反。恶如字,又乌路反。王卒以旧,罢老不代。○卒,
忽反,下皆同。郑陈而不整,不整列。蛮军而不陈,蛮夷从楚者不结陈。陈不违晦,晦,月终,
之尽。故兵家以为忌。
○正义曰:《鲁语》曰:“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朝市。”则征伐之刑,刑之大者“刑不正邪,而苟快意”正谓伐晋是也。此六句言楚无上六事,随便而言,故与上不次。服虔以“外绝其好”为刑不正邪也“话言”为义不建利也“疲民以逞”为信不守
也。杜以“
话言”是言之不信也,快意征伐是刑之失所也,故不从旧说。
○正义曰:兵车为元帅在中,御者在左也;其馀将帅,皆御者在中,将帅在左也。左右执兵而下,唯御者持车不下耳。
而疲民以逞。刑不正邪,而苟快意。○疲,本亦作罢,音,下注同。
[疏]注“巢车,车上为橹”
○正义曰:《说文》云:“轈,兵车加巢,以望敌也。”橹,泽中守草楼也。是巢与橹俱是楼之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