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九起二十九年尽二十九年(2/10)

公还,及方城。季武取卞,取卞邑以自益。使公冶问,问公起居,公冶,季氏属大夫。玺书追而与之,玺,印也。

[疏]注“兵死”至“北郭”

○正义曰:蔡邕《独断》云:“玺印也。信也。天玺白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周封玺。”季武使公冶问,玺书,此诸侯大夫印称玺也。卫宏云:“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唯其所好。自秦以来,唯天之印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案《周礼》“掌节货贿,用玺节”郑玄云:“今之印章也。”则周时印巳名玺,但上下通用。

○正义曰:《杂记》云:“吊者襚赗临。”是诸侯之臣使于邻国之礼也。楚人以诸侯相于有遣使赗襚之礼。今以公既在,意在轻鲁,以公依遣使之比,使公亲行之也。

○注“诸侯”至“之比”

公谓公冶曰:“吾可以乎?”以季氏疏已,故不敢。对曰:“君实有国,谁敢违君?”公与公冶冕服,以卿服玄冕赏之。

○正义曰:公冶先为大夫,公今以恩加赐,知以卿服玄冕赏之也。《周礼·司服》云:“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是卿与大夫同服玄冕也。其

[疏]“公曰”至“疏也”

[疏]注“玺印也”

楚人弗禁,既而悔之。礼,君临臣丧乃祓殡,故楚悔之。

二月,癸卯,齐人葬庄公于北郭。兵死不兆域,故葬北郭。

曰:“闻守卞者将叛,臣帅徒以讨之。既得之矣,敢告。”公冶致使而退,致季氏使命。及舍,而后闻取卞。发书乃闻之。公曰:“之而言叛,衹见疏也。”言季氏得卞,而欺我言叛,益疏我。

[疏]“楚人使公亲襚”正义曰:《檀弓》云:“襄公朝于荆,康王卒。荆人曰:‘必请袭。’鲁人曰:‘非礼也。’荆人之,巫先拂柩。荆人悔之。”《记》之所言,即是此事,所异者,此言请“襚”彼言“请袭”;此言“袚殡”彼言“拂柩”虽俱说此事,先后不同礼。死而沐浴,即袭。袭后始小敛、大敛,乃殡。案往年传公及汉,闻康王卒,公反。则康王之卒,公未至楚。“楚人使公亲襚”传在此年言之,则此年始令公亲襚,襚不得为袭也。卒已逾月,不得柩仍在地,足知殡是而柩非,《记》虚而传实也。然则襚衣所以衣尸,既殡而使公襚者,致襚所以结恩好,其衣不必充用。《杂记》记致襚之礼云“委衣于殡东”是既殡犹致襚也。文九年,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僖薨十年犹致之,况既殡也?

[疏]注“以卿”至“赏之”

楚人使公亲襚,诸侯有遣使赗襚之礼。今楚遣使之比。○襚音遂。《说文》云:“衣死人衣。”遣使,所吏反,下同。赗,芳凤反,一本作赠。比,必利反。

○正义曰:巫者,接神之官。《周礼》:“男巫,王吊则与祝前。”《檀弓》云:“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郑玄云:“为有凶邪之气在侧。桃,鬼所恶。茢,萑苕,可埽不祥。”君临臣丧礼有此法,故使巫以桃茢先祓殡,若以楚为臣然,所以屈楚也。茢是帚,盖桃为也。《诗传》曰:“薍为萑。萑苕谓薍穗也。”杜云“茢黍穰”者,今世所谓苕帚者,或用薍穗,或用黍穰。是二者皆得为之也。

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殡。茢,黍穰。○茢音列,徐音例。穰,如羊反。郑注《周礼》云:“茢,苕帚。”

[疏]“乃使”至“祓殡”

公患之。穆叔曰:“祓殡而襚,则布币也。”先使巫祓除殡之凶邪而行襚礼,与朝而布币无异。○祓音拂,徐音废。邪,似嗟反。

○正义曰:案:《杂记》诸侯使臣致襚之礼云“委衣于殡东”今楚人以公在,意轻鲁,公依遣使之比。公以楚人轻己,所以患之。故穆叔云若使巫人先往祓殡,则是君临臣丧之礼。祓除既了而行襚礼,布陈衣,与行朝之时布陈币帛无异,有何可患?刘炫云:“朝礼,两君相见,先授玉,然后致享,乃布陈币帛于也。祓殡者,君临臣丧之礼。先使祓殡,行临丧之礼,然后致襚,则全是布币之礼。言与朝而布币无异也。君临臣丧者,由先见臣,故以祓殡比行朝礼,自然致襚似布币。楚以亲襚屈鲁,鲁以祓殡自尊。令臡曰疏云,以殡有凶邪,畏恶患之,不肯亲襚。穆叔云,先使巫人祓除殡之凶邪,既无而行襚礼,布陈衣,与行朝之时布陈币帛无异。言俱无咎,有何可患?”

自祭庙。今以在外之故,阙于此礼。国之守臣,于此朔日,告庙云“公在楚”史官因书于策。传解其告庙之意。告云“公在楚”者,解释公所以不得亲自朝正也。

[疏]“祓殡”至“弊也”

夏,四月,葬楚康王。公及陈侯、郑伯、许男送葬,至于西门之外。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楚郏敖即位。郏敖,康王熊麇也。王围为令尹。围,康王弟。郑行人羽曰:“是谓不宜,必代之昌。松柏之下,其草不。”言楚君弱,令尹不两盛。为昭元年围弑郏敖起本。

○正义曰:武书云“闻卞将叛”则是叛形未著,故公猜之。言武得之,而诬言其叛,多见疏外我也。“多见疏”犹《论语》云“多见其不知量”也。服虔本作“衹见疏”解云:“衹,適也。”晋、宋杜本皆作“多”古人多、衹同音。张衡《西京赋》云:“炙炮夥,清酤多。皇恩溥,洪德施。”施与多为韵。此类韵矣。

○正义曰:《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凡死于兵者,不兆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