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三昭五年尽六年(2/10)

[疏]注“披析”至“见罪”

○正义曰:昭若知竖饿杀其父,则当显加诛戮,不应宜以杀適立庶为大罪也。若昭知雠不杀,则昭有大罪矣,仲尼不宜善其不以立已为功劳也。是昭不知竖饿杀其父,但言见罪,仲尼又据其见言而善之。

○正义曰:十八年传“梓慎登大氏之库”是鲁城内有大氏之虚。于其上作库,谓之大氏之库。此言“大库”明是彼也。此言“之是堂前地名,仲壬在此库之前,竖就攻之。此非大也。

日上其中,日中盛明,故以当王。日为二,公位。旦日为三。卿位。《明夷》之《谦》,明而未,其当旦乎!,朗也。《离》在《坤》下,日在地中之象。又变为《谦》,谦卑退,故曰“明而未”日明未,故曰“其当旦乎”

○正义曰:杜云“使从于”服虔云“使大和顺之

○注“日中”至“其位”

○正义曰:《离》下《坤》上为《明夷》。《离》为日,《坤》为地。《彖》曰:“明地中。《明夷》。”夷者,伤也。日在地中,光不外发,则为明伤也。《艮》下《坤》上为《谦》。《艮》为山。《彖》曰:“地中有山,谦。”以下下,谦虚之义。

罪莫大焉。必速杀之。”竖惧,奔齐。孟、仲之杀诸关之外,齐、鲁界上关。○,悉代反。投其首于宁风之棘上。宁风,齐地。仲尼曰:“叔孙昭之不劳,不可能也。不以立巳为功劳,据其所言善之。时鲁人不以饿死语昭。○语,鱼据反。周任有言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诗·大雅》。觉,直也。言德行直则四方顺从之。○任音壬。行,下孟反,注同。初,穆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庄叔,穆父得臣也。遇《明夷》《离》下《坤》上,《明夷》。○坤,若门反。之《谦》《艮》下《坤》上,《谦》。《明夷》初九变为《谦》。○艮,古反。

[疏]“楚丘”至“馁死”正义曰:此先略言卦意有此四事也。“是”者,是此也。将奔,而归为国卿,奉叔孙之祭祀也。并以谗人,而其名曰。然此终以饿死也。在国生,云以者,去时未有,来而有之,以谗人其家,非从外国。既已略论此意,乃复释爻辞云:“明夷于飞,垂其翼;君于行,三日不。有攸往,主人有言。”此三辞之间,无为祀之意。但卦名《明夷》,故先推卦名,求为祀之义也。先行后归,始得为祀。然后推演爻辞,得其行去之象,又论不谗言之事。爻辞之内,亦无名,故别于《离》卦以求名。推演爻之三辞既讫,乃复更推卦,以终为祀之言,故曰“其为后”以总结前言也。

○正义曰:明而未,则是大明,故为朗也。《释言》云:“明,朗也。”樊光云:“《诗》云‘朗令终,日月光明’。是朗为大明也。”据卦,《离》下《坤》上,日在地中之象。又爻变为《谦》,《谦》是卑退之意。日未而又卑退,故曰“明而未”日明未,故曰“其当旦也”若于《易》之《明夷》,据日

○正义曰:七年传曰:“王有十日,人有十等。”彼即历言从王至台十等之目。此传既云“十时”、“十位”位以王、公、卿为三,日以中、旦为三。“日上其中”知从中而右旋之也。晡,谓也。晡时谓日西时也。日昳,谓蹉跌而下也。隅,谓东南隅也。过隅未中,故为隅中也。若据时之先后,则从旦至,乃至于中,宜以左旋为次。今传以十位,从中而右旋者,以人之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从贱而渐至于贵也。若从中左旋,则位乃渐退,非长之义,故右旋也。

以示卜楚丘。楚丘,卜人姓名。曰:“是将行,行,奔。而归为祀,奉祭祀。以谗人,其名曰,卒以馁死。《明夷》日也。《离》为日。夷,伤也。日明伤。○馁,罪反,饿也。日之数十,甲至癸。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巳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中当王,时当公,平旦为卿,鸣为士,夜半为皂,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为僚,晡时为仆,日昳为台,隅中日,阙不在第,尊王公,旷其位。○皂,才早反。舆音馀。僚,力彫反。晡,布吴反。昳,田结反。隅,遇俱反。

杀適立庶,又披其邑,将以赦罪,披,析也。谓以邑与南遗。昭不知竖饿杀其父,故但言其见罪。○適,丁历反,本又作“嫡”披,普反。析,星历反。见,贤遍反。

[疏]“使大从”

,不须言“自朝”也。故杜以“自朝”为“从生存朝觐之正路”盖以西门幽辟,故从正路而南门。

为国政,未改礼而又迁之,迁,易也。群臣惧死,不敢自也。”自,从也。既葬而行。善杜能辟祸。仲至自齐,闻丧而来。季孙立之。南遗曰:“叔孙氏厚则季氏薄。彼实家勿与知,不亦可乎?”南遗使国人助竖,以攻诸大库之。攻仲壬也。鲁城内有大氏之虚,于其上作库。○与音预。虚,起居反。

[疏]“大库之

[疏]注“朗”至“旦乎”

[疏]“遇明夷之谦”

之,中目而死。竖取东鄙三十邑,以与南遗。取叔孙氏邑。○亦反。中,丁仲反。昭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祸叔孙氏,使大从,使从于。○“使大从”如字。服云:“使大和顺之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