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七昭十四年尽十六年(4/7)

>,本又作鸢。悦全反。鞮,丁兮反。

冬,公如晋,平丘之会故也。平丘会,公不与盟。季孙见执,今既得免,故往谢之。○与音预。

十二月,晋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鲁壶。文伯,荀跞也。鲁壶,鲁所献壶樽。○跞,力狄反,本又作乐。同。介音界。樽,本或作尊,又作樽,并同。

[疏]注“鲁壶鲁所献壶樽”

○正义曰:《周礼·司尊彝》云:“秋尝冬烝”“其馈献用两壶樽”郑玄云:“壶者,以壶为尊。”《燕礼》云:“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左丘酒”是礼法有以壶为樽。

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晋独无有,何也?”感鲁壶而言也。镇抚王室,谓贡献之物。文伯揖籍谈,文伯无辞,揖籍谈使对。对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谓明德之分器。○分,扶问反,年内同。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于王。荐,献也。彝,常也。谓可常宝之器,若鲁壶之属。○彝,以之反。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言王宠灵不见及,故数为戎所加陵。○远,于万反,又如字。数音朔。

[疏]“拜戎不暇”

○正义曰:数为戎所侵陵,拜谢戎师,不有閒暇。

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而忘诸乎?叔,籍谈字。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无分乎?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密须,姞姓国也,在安定阴密县。文王伐之,得其鼓路以蒐。○蒐,所求反。姞,其吉反,又其乙反。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阙巩国所出铠。○巩,九勇反。铠,开代反。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参虚,实沈之次,晋之分野。○参,所金反,注同。

[疏]注“参虚”至“分野”

○正义曰:实沈之次,晋之分野。上系参之虚域,故云参虚。

其后襄之二路,周襄王所赐晋文公大路、戎路。鏚钺秬鬯、鏚,斧也。钺,金钺。秬,黑黍。鬯,香酒。○鏚音戚。钺音越。秬音巨。鬯音畅。

[疏]注“鏚斧”至“香酒”

○正义曰:《广雅》云:鏚、钺,斧也。俱是斧也,盖钺大而斧小。《大公六韬》云:“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钺。”是钺大于斧也。《尚书·牧誓》云:“武王左杖黄钺,”孔安国云:“以黄金饰斧”是钺以金饰也。“秬,黑黍”《释草》文也。《周礼》有鬯人之官,郑玄云:“鬯,酿秬为酒,芬香条畅于上下也。”是鬯为香酒也。赐之鏚钺者,使之专杀戮也。赐之秬鬯者,使之祭先祖也。《王制》云:“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诗》陈宣王赐召、穆公云:“秬鬯一卣,告于文人”是也。

彤弓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事在僖二十八年。○彤,徒冬反。贲音奔。抚征东夏,非分而何?夫有勋而不废,加重赏。○夏,户雅反。

[疏]“抚征东夏”

○正义曰:服者抚之,叛者征之。晋于诸夏国差近西,故令主东夏。

有绩而载,书功于策。奉之以土田,有南阳。抚之以彝器,弓钺之属。旌之以车服,襄之二路。明之以文章,旌旗。子孙不忘,所谓福也。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言福祚不在叔父,当在谁邪?○福祚之不登叔父绝句。焉,于虔反,下将焉用之同。

[疏]“福祚”至“焉在”

○正义曰:言福祚之不在叔父,此福祚更焉所在乎?言其不在他也。登,陟,即是在之义也。

且昔而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孙伯黡,晋正卿,籍谈九世祖。○黡,以斩反。

[疏]注“孙伯”至“世祖”

○正义曰:孙伯黡为晋之正卿,世掌典籍,有功,故曰籍氏是籍谈九世祖也。其九世之次,《世本》云:“黡生司空颉,颉生南里叔子,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功大伯,伯生候季子,子生籍游,游生谈,谈生秦。”是也。九世之祖称高祖者,言是高远之祖也。郯子以少皞为高祖,意与此同。

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適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董狐其后。

[疏]注“辛有”至“其后”正义曰:僖二十二年传曰:“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適伊川”则辛有平王时人也。此王因籍说董,言晋国唯有籍、董二族世掌典籍。

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忘祖业。○女音汝。数,色主反。

[疏]“籍父其无后乎”

○正义曰:定十四年“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潞,获籍秦”秦即谈之子,是无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