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邾子益于邾。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无传。未同盟而赴以名。○过,古禾反。
[疏]“杞伯过卒”○正义曰:《世族谱》云:“僖公过,悼公曾孙。”案:悼公祖文公,以昭六年卒,父平公以昭二十四年卒,悼公以定四年卒,未应有曾孙可以授之国也。《杞世家》僖公过是悼公之子。疑《谱》误。
齐人归讙及阐。不言来,命归之,无旨使也。○使,所吏反。
[疏]注“不言”至“使也”○正义曰:“定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龟阴田。”此不言来,故解之。
【传】八年,春,宋公伐曹,将还,褚师子肥殿。(子肥,宋大夫。○殿,子练反,下注同。)曹人诟之,不行。(诟,詈辱也。不行,殿兵止也。○诟,本又作“訽”呼豆反。詈,力智反。)师待之。公闻之,怒,命反之,遂灭曹。执曹伯及司城彊以归,杀之。(终曹人之梦。)
吴为邾故,将伐鲁,问于叔孙辄。问可伐不。辄,故鲁人。○为,于伪反,下注“为之”同。
[疏]“问于叔孙辄”○正义曰:定十二年,叔孙辄与公山不狃帅费人以袭鲁。兵败,奔齐,后自齐奔吴。吴子令问之。
叔孙辄对曰:“鲁有名而无情,有大国名,无情实。伐之必得志焉。”退而告公山不狃。不狃,亦故鲁人。○狃,女九反。公山不狃曰:“非礼也。君子违,不適雠国。违,奔亡也。
[疏]“君子”至“雠国”○正义曰:谓有故而去者也。本国于巳无大雠怨,已无报怨之心,则违而不適雠国。武王数纣之罪以告众云:“抚我则后,虐我则雠。”若父本无罪,而枉被诛杀,如伍员之徒,志在复雠,適国亦可矣,不得以此言格之也。若父以罪而受诛者,如斗辛之徒,本自不合怨君,故辛亦不敢怨也。
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未臣所適之国,若有伐本国者,则可还奔命,死其难。○难,乃旦反。
[疏]注“未臣”至“其难”○正义曰:既臣之后,则身是新君之臣,性命非复已有,故不复得为旧君死节也。若未有臣服,则旧君之恩未绝,故可还奔旧君之命,死其难也。言“奔命”则有命乃奔之。若命不及,亦不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