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集解】:六,古国,皋陶之后所封。灊县有天山。【索隐】:六,古国也,皋陶之后所封。灊县有天
山。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
瓦【集解】:案:左传楚公
贞字
,其孙名瓦,字
常。此言公
,又兼称
瓦,误也。【索隐】:
:左氏楚公
贞字
,其孙名瓦,字
常。此言公
,又兼称
瓦,盖误。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集解】:豫章在江南。【索隐】:
:杜预云“昔豫章在江北,盖分后徙之于江南也”取楚之居巢。
九年,吴王阖庐谓胥、孙武曰:“始
言郢未可
,今果何如?”二
对曰:“楚将
瓦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
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
而陈。吴王之弟夫概【索隐】:古赉反。将兵请从,王不听,遂以其属五千人击楚将
常。【集解】:
常,公孙瓦。【索隐】:公孙瓦也。
常败走,奔郑。于是吴乘胜而前,五战,遂至郢。【集解】:郢,楚都。【索隐】:郢,楚都也。音以正反,又一音以井反。己卯,楚昭王
奔。庚辰,吴王
郢。
楚诛其大臣郤宛、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嚭亡奔吴,【集解】:徐广曰:“伯州犁者,晋伯宗之也。伯州犁之
曰郤宛,郤宛之
曰伯嚭。宛亦姓伯,又别氏郤。楚世家云杀郤宛,宛之宗姓伯氏
曰嚭。吴世家云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奔吴也。”【索隐】:
:州犁,伯宗
也。郄宛,州犁
。伯嚭,郄宛
。嚭音喜。伯氏别姓郄。吴亦以嚭为大夫。前王僚所遣二公
将兵【索隐】:公
烛庸及盖馀也。伐楚者,
绝不得归。后闻阖庐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
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
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
郢,伍
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
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
胥曰:“
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正义】:申包胥言闻人众者虽一时凶暴胜天,及天降其凶,亦破于彊暴之人。今
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
之极乎!”伍
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索隐】:
:倒音丁老反。施音如字。
胥言志在复雠,常恐且死,不遂本心,今幸而报,岂论理乎!譬如人行,前途尚远,而日势已莫,其在颠倒疾行,逆理施事,何得责吾顺理乎!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
,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六月,败吴兵于稷。【集解】:稷丘,地名,在郊外。【索隐】:
:左传作“稷丘”杜预云“稷丘,地名,在郊外”会吴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阖庐
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以自报其雠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
光有内志,
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
专诸【索隐】:左传谓之“专设诸”于公
光,退而与太
建之
胜耕于野。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建秦女生
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
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
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昭王亡,
云梦;盗击王,王走郧。【集解】:音云,国名。【索隐】:奏云二音。走,向也。郧,国名。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我杀其
,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正义】:今有楚昭王故城,昭王奔随之
,
之北城即是。吴兵围随,谓随人曰:“周之
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随人
杀王,王
綦匿王,己自为王以当之。随人卜与王于吴,不吉,乃谢吴不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