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曰:“夫人同明者相见,同听者相闻。德合则未见而相亲,声同则异而相应。”韩
曰:“趋舍同则相是,趣舍同则相是,趣舍异则相非。”何以明之?楚威王问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欤?何士人众庶不誉之甚?”宋玉曰:“夫鸟有凤而鱼有鲸,凤凰上击九万里,翱翔乎窈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料天地之
哉?鲸鱼朝发于昆仑之墟,暮宿于孟津;夫尺泽之鲵,岂能与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鲸,士亦有之。夫圣人瑰琦意行,超然独
。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黄石公曰:“有清白之士者,不可以爵禄得;守节之士,不可以威刑胁。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守节之士,修其。”何以明之?郭隗说燕昭王曰:“帝者与师
,王者与友
,霸者与臣
,亡国与厮役
。诎指而事之,北面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默,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凭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乃古之服
致士者也。
《语》曰:“知人未易,人未易知。”何以明之?汗明说申君,
申君悦之。汗明
谈,
申君曰:“仆已知先生意矣。”汗明曰:“未审君之圣孰与尧?”
申君曰:“臣何足以当尧?”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
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终言之。君之贤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
。无知曰:“臣之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闻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于胜负之数,陛下假用之乎?今楚汉相距,臣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耳!盗嫂受金,又安足疑哉?”汉王曰:“善。”
宋燕相齐,见逐罢归,谓诸大夫曰:“有能与我赴诸侯乎?”皆执杖排班,默而不对。燕曰:“悲乎!何士大夫易得而难用也?”陈饶曰:“非士大夫易得而难用,君不能用也;君不能用,则有不平之心。是失之于己而责诸人也。”燕曰:“其说云何?”对曰:“三升之稷,不足于士,而君雁鹜有余粟,是君之过一也。果园梨栗,后妇女,以相提挃,而士曾不得一尝,是君之过二也。绫纨绮縠,
丽于堂,从风而弊,士曾不得以为缘,是君之过三也。夫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能行君之所轻,而
使士致其所重,譬犹铅刀畜之,
将用之,不亦难乎?”宋燕曰:“是燕之过也。”
(议曰:世之善恶,难得而知;苟非其人,莫见其际,何者?夫文章为武人所嗤,未必鄙也;为杨、所嗤,此真鄙矣。夫人臣为桀、纣所毁,未必为愚也;必若尧、舜所毁,此真愚矣。世之毁誉,不足信也。故曰:“不夜
,安知有夜行人?”太公曰:“智与众同,非人师;伎与众同,非国工也。”老
曰:“下士闻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
。”故曰:“凡人所贱,圣人所贵。”信矣哉!)
黄石公曰:“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矣。”何以明之?魏文侯太击礼田
方,而
方不为礼,太
不悦,谓
方曰:“不识贫贱者骄人乎?富贵者骄人乎?”
方曰:“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大夫骄人而亡其家。贫贱者若不得意,纳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贫贱乎?”
《记》曰:“夫骥唯伯乐独知之,若时无伯乐之知,即不容其为良也。士亦然矣。”何以明之?孔
厄于陈、蔡,颜回曰:“夫
之德至大,天下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