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议曰:元帝之为太
,尝谏宣帝,以为持法太严。帝作
曰:“我汉家以霸王之
杂之,奈何纯任德化,用害政乎?”虽以此言之,知其度量不远,然宽猛之制有自来矣。昔
祖
秦,约法三章,秦人大悦。此言缓刑之
也。郭嘉说曹公云:“汉
虞南曰:“汉武承六世之业,海内殷富。又有
人之资,故能总揽英雄,驾御豪杰,内兴礼乐,外开边境,制度宪章,焕然可述。方于始皇,则为优矣。至于骄奢暴
,可以相亚,并功有余而德不足。”
虞南曰:“汉宣帝起自闾阎,知人疾苦,是以留心听政,擢用贤良,原其循名责实,峻法严令,盖
于申、韩也。古语云:图王不成,弊犹足霸;图霸不成,弊将如何?光武仁义,图王之君也;宣帝刑名,图霸之主也。今以相辈,恐非其俦。”
《武帝赞》曰:“汉承百王之弊,
祖拨
反正,文景务在养人,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齐斯人,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或曰:“汉宣帝政事明察,其光武之俦欤?”
或曰:“汉武帝雄才大略,可方前代何主?”
(《汉文赞》曰:“文帝即位,二十三年,
室园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人。南越尉佗,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遂称臣。与匈
结亲,而背约
盗;令边备守,不发兵
,恶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赐以机杖,群臣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焉。张武等受赂金钱,觉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人,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或问傅
曰:“汉太宗除
刑,可谓仁乎?”对曰:“匹夫之仁也。夫王天下者,大有济者也,非小不忍之谓。由此言之,班固以太宗为仁,不在除
刑矣。’《景帝赞》曰:‘孔
称:“斯人也,三代之所以直
而行。”信哉!周秦之弊,罔密文峻,而
宄不胜。汉兴,扫除苛烦,与人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人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
矣哉!’此王
也。”)
昔周成以孺
继统,而有
、蔡四国之变;汉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盖、上官逆
之谋。成王不疑周公,汉昭委任霍光,二主孰为先后?
夏政忠,忠之弊也朴,故殷承之以敬。敬之弊鬼,故周承之以文。文之弊薄,救薄莫若忠。三王之
,周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弊;秦不改,反酷刑。汉承其弊,得天统矣。
虞南曰:“成康承文武遗迹,以周、召为相,化笃厚之氓,因积仁之德,疾风偃草,未足为喻。至如汉祖开基,日不暇给,亡嬴之弊,犹有存者。太宗
兹仁恕,式遵玄默,涤秦、项之酷烈,反轩、昊之淳风,几致刑措。斯为难矣!若使不溺新垣之说,无取邓通之梦,懔懔乎!庶几近于王
。景帝之拟周康,则尚有惭德。”
孔
曰:“周武从后稷以来至其
,相承积十五世,但有鱼鸟之瑞。至如
祖,一
修德,瑞有四五,白蛇分,神母哭,西
关,五星聚。又武王伐纣,斩而枭之。
祖
秦,赦
婴而遣之。是其宽裕,又不如
祖。”
(推此而言之,彼汉武秦皇,皆立功之君,非守成之主也。)
《书》曰:“天工人其代之。”《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斯之谓矣。
非
灵之
哉?”
魏文帝曰:“周成王
圣考之休气,禀贤妣之胎诲,周、召为保傅,吕望为太师。
能言则行人称辞,足能履则相者导仪。目厌威容之
,耳饱德义之声,所谓沈渍玄
,而沐浴清风矣。犹有咎悔,聆二叔之谤,使周公东迁,皇天赫怒,显明厥咎,然后乃寤。不亮周公之圣德,而信《金滕》之教言,岂不暗哉?夫汉昭父非武王,母非邑姜,养惟盖主,相则桀、光。保无仁孝之质,佐无隆平之治,所谓生于
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然而德与
成,行与礼并,在年二七,早知夙达,发燕书之诈,亮霍光之诚。岂将启《金滕》,信国史,而后乃寤哉?使成、昭钧年而立,易世而化,贸臣而治,换乐而歌,则汉不独少,周不独多也。”
由此言之,夫汉
克平秦、项,开创汉业,衣冠礼乐,垂之后代,虽未阶王
,霸德之盛也。)
(大将军霍光及上官桀秉政,桀害光
,
诛之,乃诈为帝兄燕旦上书,称光行上林称跸等事。帝不信。)
或曰:“班固称:周云成康,汉言文景,斯言当乎?”
虞南曰:“帝者与师
,王者与友
,霸者与臣
。汉祖之臣,三杰是也;光武之佐,二十八将是也。岂得以邓禹、吴汉匹于张良、韩信者乎?然汉祖功臣,皆以
盛诛灭;光武佐命,悉用优秩安全,君臣之际,良可称也。绝长补短,抑其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