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大焉。若乃日旰而,思彼贤者;念兹在兹,谁与天下。心不忘于寝
,足
咏于风雅。斯盖嘉鱼之义,故可得而述也。 卢重元 重元官通事舍人。 冲虚至德真经序 刘向云:“列
者,郑人也,与郑穆公同时,盖有
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
,号曰
家。
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理
接
,务崇不竞,合于六经。而《穆王》、《汤问》二篇,迂诞恢诡,非君
之言也。至于《力命篇》一推分命,《杨
篇》唯贵放逸,二义乖背,不似一家之书,然各有所明,亦颇有可观者。且多寓言,与庄周相类,故太史公司
迁不为列传。”张湛序云:“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慧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
自丧,生觉与化梦等情,
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理
贵于肆任顺
,则所之皆适,
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然所明往往与佛经相参,大归同于《老》、《庄》。”重元以为黄老论
久矣,代无晓之者,咸以情智辩其真宗。则所谕虽多,同归于不了;所诠虽众,但详其糟粕。莫不以大
元远,遥指于太虚之中;
微,妙绝于言诠之表。遂使真宗幽翳,空传于文字;至理虚无,但存其言说。曾不知
之自我,假言以为诠;得意忘言,离言以求证。徒以是非生灭之思虑,因情动用之俗心,矜彼
华,求名丧实。我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知
为生本,至德非言,广招四方,傍询万宇,冀有达于元理,将
济于
生。小臣无知,偶慕斯疲乏,再承圣旨,重考微言,谨寻列
之书,辄诠注其宗要。窃怀知此,非
指南,傥默契于希夷,犹元珠于象罔,是所愿也,非敢望焉。论曰: 夫生者何耶?神与形会也,死者何耶?神与形离也。形有生死,神无死生。故《老
》曰:“谷神不死,死而不亡者寿也。”然此之死生,但约形而说耳,若于神用,都无死生。神本虚元,契真者为
;形本质碍,受染者为情,至人忘情,归
则近
,凡迷矜
。殉情则丧真,是故隳支黜聪,
者之恒
,贪生恶死,在
之常情。不矜
以损生,不祈名而弃宝。故《庄
》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养生,可以尽年也。”代人以不求于名,则纵心为恶,此又失之远矣。何则?人笑亦笑,人号亦号,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复安得为不善耶?是知神为生主,形报神功。神有济
之功,形有尊崇之报;神有害
之用,报有贱陋之形。故神运无穷,形有修短,报尽则为死,功著则别生。亦由清白者迁荣,贪残者降黜。约位而说也,形不变则位殊;约神而辩也,神不易而形改。至人了知其
,故有而真。真神无形。”心智为用,用有染净,凡圣所以分,在染溺者则为凡,居清净者则为
,
无形质,但离其情,岂求之于冥漠之中,辩之于恍惚之外耳?故《老
》曰:“吾
甚易知,甚易行,而不能知,不能行。”其故何也?代人但约形以为生,不知神者为生;主约气以为死,不知神者为气。
系形则有情,迷神则失
。封有惑本,溺丧忘归,圣人嗟其滞执之如此也,乃叹夫知
者不易逢矣。故曰:“千里一贤,犹如比肩;万代有知,不殊朝暮”者,惜之
矣。岂不然耶?傥因此论以用心,去情智以归本,损之又损,为于无为,然后观列
之书,斯亦思过之半矣。 李筌 筌自号达观
,官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 黄帝
符经疏序 少室山达观
李筌,好神仙之
,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
岩,石
中得《
符》本,绢素书,朱漆轴,以绛缯缄之。封云:“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
士寇谦之藏诸名山,用传同好。”其本糜烂,应手灰灭。筌略抄记,虽诵在
,竟不能晓其义理。因
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ヮ髻当
,馀?倒垂,弊衣扶杖。路傍见遗火烧树,自语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筌惊而问之曰:“此是《黄帝
符》上文,母何得而言?母曰:“吾受此符,三元六周甲
矣。谨
《太一遁甲经》云,一元六十岁行一甲
,三元行一百八十岁;三甲
为一周,六周积算一千八十岁。年少从何而知,筌稽首再拜,
告得
,母笑曰:“年少颧颊贯于生门,命
齐于月角,血脑未减,心影不偏,
贤而好法,神勇而乐知,是吾弟
也。然五十六年当有大厄。”因
丹书、符冠、杖端,刺筌
,令跪而吞之,曰:“天地相保。”乃坐树下,说《
符》元义。言竟,诫筌曰:“《黄帝
符》三百言,百言演
,百言演法,百言演术。参演其三,混而为一,圣贤智愚,各量其分,得而学之矣。上有神仙抱一之
,中有富国安人之法,下有
兵战胜之术。圣人学之得其
,贤人学之得其法,智人学之得其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