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 琴会记 君之座,必左琴右书,雅好阅古,古亦置于舟车也。大历六年,浙西观察使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赞皇公祗命朝于京阙。
正月,夕次朱方,刺史樊公称江月当轩,愿以卮酒侑胜。居无何,赞皇公弦琴,樊公和之。演
相应,澄清抚绥,递为伯牙,更为
期。琴动人静,琴酣酒醒,清声向月,和气在堂,
风犹寒,是夜觉
。罢宴之后,赞皇顾
州曰:“见明珠者始贱鱼目,知雅乐者方鄙郑声。自朴散为
,真意在琴。与众乐同
于虚,独能致静;同韵五音,独能多
;同名为乐,独偶圣贤。是宜称德,切近于
。昔尧以
利利于天下,曲名始畅,自舜禹至于夫
不止。且声著哀思,或当戚自陈。其后居常玩之,和理所措。若然者,宁袭陶公真意空拍而已?岂袭胡笳巧丽,异域悲声?我有山
桐音,宝而持之,古
则为,其馀未暇。”是知赞皇所好,无非训典,似有
而犹重之若此,况乃真有
之士乎?辄纪述所论,贻诸达者。 茅山白鹤庙记 茅山,旧句曲也。《本记》云:“内有灵府,空通五岳。其外山形似七,因名为句曲。”有轩辕鼎湖之后,世多近智,渐ウ真有。故金阙玉清大圣至神之事,真灵时阐于人间,以彰
妙。则汉元帝世有茅君,积袭
德,来受仙任,游内统外,泽加幽显。
人瞻
,因改为茅山。元教既溥,二弟亦此山得
。三峰是三君驻?鹤之所,备详传记。至明帝永平二年,诏敕修崇其庙,后代相承,罔敢或替。我国家统承真胄,宗奉至教。天宝七载五月十三日,于山之西偏制置祠宇,度
士三人,以修时醮,列在祀典。夫庙享功德,显然殊致。以
而言,则天地之外,亦有覆载;
之外,亦有生化。斯乃虚而有象,运而无形。盖显为皇王师范,
之形
也;隐为真灵变化,
之
微也。
虽隐显,心则
通,有无
畅,化乃大备。初真人既受羽节,留二弟于句曲而谓之曰:“吾今去便有局任,不得数相往来。要当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邀师携友以来游,盼有好
者,待我于是乎?吾自当科之,有以相教。”则法之本也,内习
真冲寂,外行廉清仁惠。每岁
冬,皆有数千人,洁诚洗念,来朝此山。自汉至今,宇宙间潜修
,转相化诱,其可胜纪乎?若然者,我真人元功圣德,
骘妙用,岂言能尽欤?夫学
则所见无有不忘,得疲乏则所忘无有不在,多泯迹于常,或标灵引类,不显定一理,始曰无方之用,孰知终极。是知圣人情忘
存,慈劝不已,益见
之至也。真人昔
轻举,俯视六合,虚徐翔翱,于是彩?自异,灵鹤自至者,亦如天之运行。日月为照,星辰为曜,则日月星辰,为天地光大之用,天岂有之,自是真富也,采?灵鹤,为真圣?虚之用。圣岂待之?自是真贵也。世之贤士,
位济俗,乃无意于车舆;
之真仙,
元育化,宁有意于?鹤?庙者,亦如人思召伯而
甘棠也。
士容行、延生、法成、韦崇?等,经营修奉,岁月久矣,愿刻金石,以志于山。唐大历十三年太岁戊午三月十八日记。 茅山紫
观元静先生碑
门华
,亦儒门洙泗,盖元化振于此也。白日登?,有西汉茅氏兄弟;隐景遁化,有东晋许氏一门。袭明冲用,以阐
风,有梁贞白先生、唐元静先生。开元中,元宗礼请尊师而问理化,对曰:“《
德经》,君王之师也。昔汉文帝行其言,仁寿天下。”次问金鼎,对曰:“
德公也,轻举公中私也,时见其私。圣人存教若求生,徇
则似系风。”上悦,因加元静之号。无保,固以疾辞,东还句曲。先生讳
光,本姓宏,则天讳宏,改为李氏。考孝威,州里号贞隐先生。家本醇儒,广陵人也。夫
与
妙,则真是运无。古之学者,离有得有,不外观驰景,而内观驰心;不远思化金,而近思化
。今之学者,多见反是。若乃行于真理,?然观妙,先示正
,发明宗元,则元静其人也。年十三,辞家奉
。端视清受,慈向蠢动,ウ室之中,如对君亲。时人见之,
情皆敛。幼工篆隶,或称过父,一闻此议,终
不书。所撰《仙学传记》,阙遗备载。又论二元异同,著《真经》及《本草音义》,而皆
详祛惑,穷理于学,如钟蕴声。其后师事华盖峰司
君,?篆宝书,倾
传授,既而目之曰:“真玉清之客。”抱虚无而行功者,与
不穷;托幽阜而灭迹者,于德亦浅。承之自远,宜且救人。于是引后学升堂,禀元训也。先生元气不散,瑶图虚映,达灵已久,晦曜为常。动非用开,静非默闭,当
万之会,若得一之初。应迹可名,常
不可名也。群蒙求我,岂劳言说?
育至化,虚
一心。心一变至于学,学一变至于
,同淑气自来,得之不见。所以抠衣而
,无有远迩,仰范元和,茂资全
者,若秋芳之依层?、夏潦之会通川也。先生忘情于
,而慈于人,祯祥屡应,视同众象,士庶咨询,
授其意。尝令章坛闭院,醮火择薪,
微诚敬,率皆此类。曩者天书继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