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弟兄二人陪了匡胤,往四游玩了一番山景。回至厅上,重设酒筵,谈心畅饮,真是杯盘狼藉,直至酩酊方休。自此,匡胤在那山上,不知不觉住了半月有余。
相逢倾盖归真主,千古传扬二董名。
且说那弟兄二人,当日分付整备筵席,款待匡胤。三人传杯送盏,谈论闲文,不觉饮至更阑时分,方才撤席。董龙就送匡胤安寝。一宵晚景提。
一日,心中想:“我闻梁国虽好,不是久恋之乡。这山寨之中,我怎的可以久住?倘今贪恋纷华,误了终
事业,岂是大丈夫之所为?”主意定了,就请董氏兄弟
来,开言说
:“我赵匡胤幸遇二位将军相
,在宝山打扰了多日,已领
情。但我一心要上关西,希图前程立命,趁此天气晴明,今日便当告辞,容图后会。”那二人十分苦留,见那匡胤
执不肯,只得说
:“本
款留主公再住几日,想主公前程万里,怎好羁留,有误大事?但今一别,未知何日相逢?专望主公得意之秋,某等二人,愿当执鞭随镫。”说罢,分付喽罗备酒送行。顷刻间,把酒席端好,摆在厅上,就请匡胤居中坐下,弟兄二人左右相陪,彼此殷勤相劝,畅饮多时。只见小喽罗捧着一盘金银,站立旁边。董龙说
:“主公,此
荒山穷谷,无可为敬,聊
菲仪,稍供前途打个栈儿,望乞笑留,以伸心敬。”匡胤
:“二位盛情,我赵匡胤
佩多多。但我盘缠尽可资度,所赐之
,决不敢领。留在寨中,以作军需之费,请自收了,不必费心。”董龙
:“主公虽是行
颇厚,不该把这细微奉送,怎奈没甚念
,将这些须为敬,望主公权且收下,少表我弟兄二人这一
孝敬的真心。”一面说着,一面取了一个缠袋,把金银倾在里面,两
打了疙瘩,随手将来放在面前,匡胤见他二人恁般
执,只得勉
收了,束在腰间,背上行李,顺手取了蟠龙
,即时举步起
。弟兄二人亲自送下山来,直至山岔路
,两边各叮咛了几句,怏怏而别。有诗为证:
劈破玉笼飞彩凤,顿开金锁走蛟龙。
董龙便叫那人上来:“你这厮,本是俺山寨中早晚供用的
,不
遇着了这位善缘好生的恩主,才得全生。你当重重拜谢,
激洪恩。”那人停了一回,过来跪到地上,叫声:“恩主大王,小民蒙恩释放,杀
难报。”匡胤定睛一看,好一个齐整人品: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生得
红齿白,袅娜娉婷,宛然一个
貌女
,
艳异常。心下想
:“怪不得
盗的没有良心,不知那里的这样一个标致书生,拿了他来,当作
羊
。方才不是我到此,此时已作泉下之鬼了。”遂问
:“你姓甚名谁?作何事业?家住那里?可实对我说,我便
主,放你下山归去。”那人听问,叩
泪
:“小的家中,离此有四十余里,地名张家庄。我父名张百万。小人名张桂英。只因我父家资殷富,称为员外。没有三男四女,单生小的一个。因为前日游
到此,偶遇两位大王,拿我到此,自分必死,此生不想还家。天遣得遇恩人垂救,解放回家,实系再造之恩,无异重生父母。小人今世不能补报,来生愿作犬
,报答大恩。”说罢,泪如雨下。
虎踞昆明四远闻,威风凛凛鬼神钦。
下董氏兄弟回归山寨不提。单说赵匡胤离了昆明山,望着关西大路迤逦而行。一路上,见了些疏林村景,密竹山光,心下十分赞叹那弟兄二人恁般情分。此时正值暮
天气,又见那些桃红柳绿,草木芳华,鸟语莺啼,溪泉曲折。因贪观野景,信步而行,不觉顷刻间乌云四起,旭日蒙光,那天公变了陰晦。须臾微风阵阵,细雨——飘将下来,早把
路打得
了,步履难行。向前一望,远远的见那林
里,显
一所庄院。即时奔至前面,到那广梁门首,看那雨时,渐渐的大了,只得就在庄门前,立地躲避。谁知这雨比前更觉大了,只是落个不住。偏偏的雨骤风狂,风
雨过,把匡胤的周
上下,通打
了。心中正有些烦恼,忽听那里面有人走将
来,把庄门开了一扇,探
往外打了一看。见了匡胤,仔细的看了一遍,也不言语,转
望里走了
去。不多一会,又走
一位老者,把着雨伞撑起,来至门首,与匡胤拱手
:“尊兄莫非东京来的赵公
么?”匡胤慌忙答
:“在下便是。长者怎么认得?”那老者便
:“既是赵
匡胤:“二位将军,今既饶了
命,必须要喽罗们送他下山,方见二位盛德,终始成全。”二人
:“不消主公费心,臣等自当差人送去。”于是拨了四个喽罗,着今护送桂英下山。那桂英复又说
:“蒙恩人释放,愿求大名,好使小人回家,焚香
礼。”匡胤
:“你也不必问我姓名,快些去罢。”董龙
:“你要问恩主的尊名么?这就是东京都指挥老爷的公
,名叫赵匡胤便是。”桂英
:“恩人他日遇便到小庄光临,小人父
誓必补报。”匡胤
:“不必多言,趁此去罢。”桂英又磕了一个
,立起
来,跟着喽罗下山去了。正是:
答应一声,遂即解了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