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回卖华山千秋留迹送京娘万世(2/4)

眉扫山,藏秋恨,犹如西捧心;

匡胤将柬帖反复看了数遍,只明白前半之言,后半不解其意。遂把帖儿藏在边,谓褚元:“令师真乃神仙,幸遇幸遇!只是输与三盘棋,倒被令师暗笑。”褚元:“偶尔见负,老师何敢取笑?”说罢,遂与匡胤一齐下山。回至观中,天已晚,童送上夜膳,二人用了,各自安歇。

时,原行宾主之礼。又与那监局的也叙过了礼。匡胤遂问老者名氏、号。那老者:“贫姓陈,名抟,别号希夷。不知贤君贵姓名?”匡胤:“愚下姓赵,名匡胤,表字元朗。”陈抟:“原来就是东京的赵大公,久仰英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方才早知是公,怎敢相对下棋?多有得罪,幸勿挂怀。那石上的字迹,使人观见不雅,公去了,休要留下。”匡胤当真的走将过去磨,谁知越越黑,如印板印就的一般。那监局的老者:“不必费力,留了在此,个古迹儿罢。”匡胤只当戏言,那里晓得这话确确的应验,那华山的字样,至今隐隐儿依稀尚在。

不觉又过了数日,复旧如初。这日,褚元不在,独坐无聊,绕殿游观,信步而行。来至后面,只见是个冷静所在,却有一间小小殿宇,殿门锁,寂静无人。匡胤前后观玩了一回,正,忽闻殿内隐隐哭泣之声,甚是凄楚。匡胤侧耳细听,乃是妇女声音,心内暗想:“这事有些蹊跷,此家人的所在,缘何有这妇女藏匿在内?其中必有缘故。”方,只见褚元回来。匡胤一见,火发心焦,气冲冲问:“这殿内锁的是什么人?”褚元见问,慌忙摇手:“公闲事。”匡胤听了,激得暴如雷,大声喊:“家人清静无为,红尘不染,怎敢把女藏匿,是何理?”褚元:“贫怎敢?自古僧俗不相关。总劝公休要多事,免生后患。”匡胤一发大怒:“尔既于此不法之事,如何还这等掩耳盗铃,要将我瞒过?我赵匡胤虽承你款留调养,只算是个私恩小惠。今遇这等非礼之事,若不明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

当时匡胤叫声:“仙翁,某闻令徒称扬大法,相理推尊。愚下敢恳一观,指前程凶吉,则某不胜幸甚。”陈抟:“休听小徒之言,贫那里会得?我有一个友,相法甚,那边来了。”匡胤回观看,那两个老者化一阵清风,忽然不见,只见一张柬帖在地。匡胤拾起来细细观看,只见上面写着的:

陈抟书奉赵公足下:适因清闲无事,特邀西岳华山仙翁,遣兴下棋,本候行旌,乃希厚惠。不意三局幸胜,妄窃先声,果承慨赐华山,税粮不纳,贫稳坐安眠,叨光无尽,谢谢!因思愧无所报,妄拟指陈:细观尊相,贵不可言,略俟数秋,登云得路。维时汉毕周兴,雀儿终祚,陈桥始基,才得天兴隆,烛影摇红,便是火龙升运。俚言奉达,伏望详参。

次日,匡胤收拾行李要行。褚元百般苦留:“公尚未痊愈,不宜远行,须再将养数天,再行未迟。”匡胤见褚元诚意相留,只得住下。

褚元见匡胤这等怒发,量难隐瞒,只得说:“公不必动怒,其中果有隐情,实不关本观之事,容贫告禀。此女乃是两个有名的响:一个叫满天飞张广儿,一个叫着地,不知从那里掳来的,一月之前寄在此,着令本观与他看守,若有差迟,要把观中杀个寸单不留。为此,贫惧祸,只得应承。望公详察。”匡胤:“原来如此。那两个响如今在于何?”褚元:“他将女寄放了,又往别去勾当。”匡胤:“我实不信你,那人既掳此女,必定贪他几分颜,安有不不滢,寄放在此,竟自飘然长往之理?如今我也不与你多言,只把殿门开了,唤那女来,待俺亲自问他一个备细。”

褚元无奈,只得叫童取钥匙来,把殿门开了。那女听得开锁声响,只认来,愈加啼哭。匡胤见殿门已开,一脚跨里边,只见那女战兢兢的躲在神背后。匡胤举目细观,果然生得标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