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邓小平调
:“分班
饭,各自找粮
,一定要停止,这是最容易违犯群众纪律的。另外,向导应尽量少找,随便打枪一定要受到纪律的制裁。自己单位的伤病员送后方,自己想办法去抬。支
工作应该加
,不论住在哪里,都要争取群众回来,检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应更多考虑群众的困难,我们本
应该变成一个政治工作队、宣传队,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
9月10日,刘伯承和邓小平在经扶境内的小姜湾召开整顿纪律会议。
如此一来,群众更害怕了。许多老百姓更是不敢接近解放军,躲在山上就是不下来。
队在纪律整顿的同时,乘国民党军主力甩在淮河以北,大别山极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心立即实施战略展开:第三纵队向皖西,第六纵队(欠十六旅)向鄂东…迅速抢占中心地区,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开创
据地。。看
说到“粮问题”时,邓小平加重了语气:“粮
实在没办法,就不骑牲
,我首先不骑
,告诉我的饲养员,用我的牲
驮粮
。”
刚大别山的
队,开始了
队纪律的整顿。
邓小平的话刚讲完,刘伯承便严肃地接过话题,说:队纪律这样坏,如不迅速纠正,我们肯定站不住脚。”
会上,邓小平说:“今天队对群众蛮横无理,
打枪、
要粮、到
抓人、抓向导等脱离群众、违反政治纪律的现象已十分严重。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危机,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基本原因是脱离群众。只顾今天,不顾将来,这是右倾思想的表现。我们应该反对这
右倾机会主义,克服这
危机,不然就会自掘坟墓。”
那么,如何克服目前的困难呢?
会上,张际副政委重申严格纪律:“以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掠民财者枪毙,
妇女者枪毙。”
刘伯承列举红军时期的历史教训后说“谁把群众翻了,谁就遭受失败或损失,谁就自作自受、自讨苦吃。大家应有树立建
据地的思想,
决反对
寇思想。
好了群众工作,就像龙在
中,虎在山中,一定能完成历史任务。”刘伯承还
调说“我们仅仅有死也要死在这里的决心,还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在这里执行
主席的路线,把
据地建立起来。”
住行也不习惯。时值九月。夜晚天气冷了,指战员们还是穿着一单军衣,夜里睡觉只好盖上稻草御寒。北方人初到南方,大米吃不惯,有些同志吃了就拉肚
。平地走惯了,爬山、走稻田小路就很困难,从军用地图上看,到某个村庄是个多少公里,结果翻山越岭走了半天才到达目的地。到了一个村庄,只是几
人家的什么湾
,一个营住不下,住一个连也够挤的,只好
宿。加上蚊
咬,不少同志
上长了疮,发疟疾的很多。特别是在作战中,负伤的同志要
队自己抬下来,转到指定地盘,然后由各旅教导队和我们纵队教导团以及机关的同志,抬着伤员翻越七百多米的
山,转送到金寨的后方医院。过去内线作战中没有遇到的困难,现在全
现了。”
邓小平说:“首先要在思想上动员我们自己,要
下层,以诚恳的态度和群众(战士、伙夫、
夫、勤务员)谈话。苦只是苦一个时期,要忍受目前的苦,为的是不受长期的苦。使大家都有明确的政治前途,对群众采取正确的态度。要想办法克服困难,
队一定要带两天粮
,这样到了新驻地就有充裕时间想办法,免得一到就
粮
。”
疲劳、饥饿和病痛,使队情绪产生了很大波动。特别是对群众躲躲闪闪很不理解。因此,发火骂人,拉
送病号的事,突然增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