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部一八零师在朝鲜战场实录16(2/2)

战术上正确而战役上判断错误的置决定,就这样,打了漂。犹如一块铁饼,丢河里,只听得“扑嗵”一声,便沉到了河底。沉到河底的铁饼,引来了无数鱼虾,争相戏耍。

为什么会现这样?

——这样置,单从战术上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全线都在北移的情况下,在宽大正面上,仅靠一个兵员极为不足、粮弹告罄的师,显然勉为其难了。

此时,情况更为严重的是,180师右翼友邻队开始撤离。180师立即向军领导报告这一情况。军领导临时决定,180师主力撤过北汉江,在北汉江北岸防御。

情况急,韦杰军长命令180师控制正屏山以南公路,抗击军;命令179师加大龙山防御,并以一兵力控制川西北公路。

于是,180师不但没有撤退,又立即命令已经向江北转移的队掉回走,重新阵地。

180师接到军的命令,开始收扰队,准备转移。这时,兵团又来了一个新的命令:

就这样,180师又失去了一次生还的机会。

战线,兵力薄弱,50公里宽的正面,只有180师一个师在担任掩护任务,因为兵团二梯队队早已撤离。

60军军长韦杰从侦察得来的情况中,了解到从洪川方向发的军坦克、机械化队沿公路向正屏山、川方向开来。这时,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军很快会抵达军指挥所,突破兵团指挥所,后果不甚设想。

180师就像这块铁饼,在汉江南岸与军先队对抗。538团和539团以“伤亡惨重”的代价,才击退了军的先队。虽然扼制住了军的攻速度,但426。4地被军占领了。

电报的意思是清楚的,要求各军组织好伤员的转运,在伤员没有转运下来的时候,不要扔下伤员而撤走,如果自己的伤员转运下来,就可以撤退。应该说,这个电报没有错。无论从任务、从阶级情来说,都是必须倾全力行掩护以保障伤员的转运的。但是,就是这么一封意思清楚的电报,60军领导却理解成为:“60军必须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运”于是,60军立即给180师打电报,将刚刚命令180师立即转移到北汉江防御的电令改为:“继续位于川、加平、北汉江以南地区防御”

…由于运力缺乏,现战地伤员尚未运走,12军5000名伤员全未运;15军除已运走外,现附近尚有2000名不能行动之伤员;60军亦有1000多名伤员。为此决定,各暂不撤收,并于前沿构筑固工事,阻击敌人,运走伤员之后再行撤收,望各军以此神布置并告我们。此外各除以自己运输力量运伤员外,并组织动员队,特别是机关人员甚至参加抬运伤员,以期将伤员迅速转运下来…

这份于5月23日21时发的电报,没有收到任何反映,只得到本军各师在苦战的报告。

当然,在3兵团存在的问题,在9兵团和19兵团同样存在。那么,各执行起来,步调不一致,转移时间不一致,就不是偶然的了。

如果照这个计划,扼守联合国军的攻是可以的。但是,志愿军司令的命令只传达到兵团一级,军只知全局的大概,师本不知全局的情况。如此,各队对机动防御的理解有所不同,从而对掩护任务的理解和执行情况,自然产生了不同。

照志愿军的统一署,西线19兵团65军在议政府至清平一线,应该阻击15至20天时间。60军180师应从川至加平间布防,这就可依托汉江防御。9兵团应利用昭江和华川湖布防。

5月24日很快就来临了,这一天的情况更是一团糟…。看

60军决定这样置,并将置情况以“韦(杰)袁(钦)查(玉升)邓(仕俊)”的名义,向上级报告,并重申了本军3个师的任务。为了使这个署得到上级的指示和友邻的协同,60军还将这份报告通报给了兵团各军并上报志愿军司令。电报的报是这样写的:“志愿军司令、兵团并12军、15军:依兵团令我军署如下…”

——显见,1951年5月23日,整整一天,180师在抵抗中与各撤退中的队脱节了。现在,所有人都看清楚了,180师在这一天中原地等了军一天。就是这一天的“等待”180师迎来了铺开盖地的厄运。

架直升机着陆了,下来的是阿尔蒙德军长。他大声责问,为什么停下来?”“下达这冒险的命令,看来是因为将军亲自查清了敌情。”

志愿军总领导规定各23日晚转移,3兵团领导命令22日晚转移,60军领导命令180师夹北汉江布防,且将主力置于北汉江以南。读者朋友,看清楚了吗?从志愿军总到作战师,转移的时间和署相差多大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