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回颂德政大令挖腰包查参案随(2/7)

①“开”:“京戏中的武丑。

当火起的时候,胡统领面都吓白了,就叫打轿说要回去。后见无事,众官又过来一再挽留,请大人宽用几杯,替大人压惊。谁知这位统领大人是忌讳最多的,见了这个样,心上狠不兴,勉喝过几杯,未及传饭,首先回船。众人亦纷纷相继告辞。胡统领回到船上,开就说:“今日好端端的人家替我饯行,几乎失火,不晓得是甚么兆!”众人不敢回答。亏得文七爷能言惯,便说:“火是旺相。这是大人升官的预兆,一定是好兆。”一句话把他老人家提醒,说说笑笑,依旧天喜地起来。

”周老爷说:“要缎的。”单太爷楞了一楞:“缎的太费罢?”周老爷:“不用缎,至少也得绫。你老哥瞧着看,怎么省钱,怎么好看怎么办。兄弟的事情,你老哥还肯叫我多化钱吗。”说着又问:“几天好?何日去送?”单太爷屈指一算,说:“今天不算,总得两天成,一准第三天送就是了。”周老爷回到城外,先去找了赵大人、鲁总爷一帮人,商量妥当,把人派齐。然后回到大船上禀知统领,统领自然无话。预备第三天早上收过万民伞、德政牌之后,饭后开船回省。

约摸有十半钟,只听岸滩上三声大炮,两旁鼓亭打起来。胡统领赶忙更换衣冠:貂帽,后拖一支蓝扎大披肩的翎;穿枣儿红猞猁狲缺襟开气袍,上罩一件寿桃貂褂,下垂对荷包;脚登绿挖如意行靴。几个家,一个个都是灰搭连布袍,天青哈喇呢褂,,后拖貂尾,脚踏快靴。其时德政牌、伞已到岸上彩棚底下,一众送伞的人齐上手本。执帖门上呈上统领过目之后,便吩咐伺候。岸上又升三声大炮。只见十六名亲兵,穿着红羽、黑绒镶的号褂战裙,手执雪亮钢叉,钢叉之上,一齐缠着红绸。亲兵后,挨排八个差官。由船到岸虽只一箭之遥,只因制所关,所以胡统领仍旧坐了四人绿呢大轿。轿前一把行伞,轿后一群跟班。到了岸上彩棚底下下轿,朝着众位送伞的人谦逊了见句。其时地上红毡官垫都已铺齐,众人纷纷磕下去。统领一旁还礼不迭。起来又谢过众人,又留诸位到船上吃茶。众人再三辞谢。统领送过众人。其时各炮船船上齐开大炮,轰轰隆隆,闹的镇天价响。两旁兵勇掌号,鼓亭打细乐。统领依旧坐着轿,由差官

正是光迅速,转瞬间已到了第二天了。这天合城文武在本府衙门备了满、汉全席,公饯统领,并请了周老爷、赵不了等一班随员、老夫作陪,又传了一班戏在厅上唱着。当下自然是胡统领坐了居中第一位,众官左右相陪。胡统领穿的是吉祥狈缺衿袍,反穿金丝猴褂。台面前放着一个大火盆,烧着通红的炭。十多个穿袍家,左右分班上菜斟酒。从午后两座,一直吃到上灯还没有完。胡统领嘴里喝着酒,里看着戏,正在神时候,不提防一阵风来,把戏台上一幅彩绸在蜡烛上,登时烧将起来。虽然当时就被人瞧见,赶上前扑救;无奈风大得很,早已轰轰烈烈,把檐上挂的彩绸一齐烧着。大众这一惊非同小可!一时七手八脚,异常忙:有些人取泼救,有些人想拿竹杆去挑。其时戏台上已经停锣,众戏一齐站在台上帮着力。幸亏其中有一个唱“开①”的小丑,本事,攀着爬了上去,左一拉,右一扯,总算把彩绸扯下,余火扑灭。一场大祸,顿归乌有,众人方才把心放下。回看地上,业已满地是,当差的拿扫帚扫过,重新席,开锣唱戏。

到了第三天,手下之人一齐起早伺候。码上本有彩棚,因为统领定于今日动回省,首县办差家人重将彩绸灯笼更换一新。大小炮船,一律旌旆鲜明,迎风招展。码左右,全是陆大小将官,行装跨刀,左右鹄立。将官之下,便是全军队伍,足足站有三四里路之遥,或执刀叉,或擎洋枪。每五十人,便有一员哨官,手拿,往来弹压。德政牌、伞言明是日十钟由城里送到船上。赵大人、鲁总爷所派武职人员,一早穿了衣帽,同到单太爷那里,预备冒充本城绅衿,遮掩统领耳目。单太爷又嫌人数太少,不足壮观,另把自己素有往来的几个卖买人,甚么米店老板、南货铺里掌柜的,还有两个当书办的,一齐穿了帽,坐了单太爷预备的小轿。单太爷办事细,恐怕惹人议论,叫人悄悄的到伞、牌店里,把五把伞、四扇牌取来,送到城门里会齐。又预先传了一班鼓手在那里候着。等到诸位副爷、老板轿一到,然后将伞撑起,随着鼓手、德政牌,打着一同城。城不远,两旁便有兵勇站街,有人保护,不怕滋事了。分派停当,已经九下钟。合城文武官员络续奔至城外官厅伺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