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纳,械玉努斯,禁锢伊犁;拒浩罕之请,斥去其使。二十年,喀什噶尔回人仔牙敦作乱,亲往治之。仔牙敦就获,与布鲁特比图尔第迈莫特并置极刑。诏斥松筠不待命,削宫衔,召还京。松筠初任时,筑四堡于伊犁河北,议移置八旗散丁,事未竟而去。再至,乃筑室堡中,堡置百户,户授田三四十亩,三时务农,冬则肄武。规画粗备,以属代者,而代者不置意,田遂荒。
二十二年,诏来年幸盛京,抗疏谏阻,罢大学士,出为察哈尔都统,署绥远城将军。逾年,子熙昌殁,帝怜之,召还为正白旗汉军都统。寻授礼部尚书,调兵部,复御前兼职。未几,出为盛京将军。松筠素以忠谅见重,在朝时,凡燕游执御之事,乘间直言无避。既屡忤旨,二十五年,以兵部遗失行印,追论,降山海关副都统。复以事,迭降为骁骑校。是年秋,仁宗崩于热河,梓宫回京,宣宗步行于班僚中见之,扶而哭,翌日授左副都御史,擢左都御史。其复起也,甚负时望,然卒不安于位,未一月,出为热河都统。
道光元年,召授兵部尚书,调吏部,复为军机大臣。二年,暂署直隶总督。以代改理籓院奏稿,忤尚书禧恩,被劾,降六部员外郎。寻授光禄寺卿,迁左都御史。又出为盛京将军,调吉林。数年之中,两召还朝,为左都御史、礼部尚书;迭出署乌里雅苏台将军、热河都统、直隶总督。九年,调兵部尚书,往科布多鞫狱。十年,往山西按巡抚徐炘被控事。回疆方用兵,密疏有所论列,诏令陈善后方略,多被采纳。是年秋,自以衰病请罢,数日复请任使,诏斥进退自由,负优礼大臣之意。又以前赴科布多嘱道员徐寅代购什物,罢职,予三品顶戴休致。
至十二年,浩罕遣使进表,松筠曾言浩罕通商,边境可靖,帝思其言,复头品顶戴,署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命赴归化城勘达尔汉、茂明安、土默特三部争地,据乾隆朝图记判定,三部皆悦服。还,授理籓院侍郎,调工部,进正蓝旗蒙古都统。十四年,以都统衔休致。逾年,卒,年八十有二,赠太子太保,依尚书例赐恤,谥文清,祀伊犁名宦祠。
松筠廉直坦易,脱略文法,不随时俯仰,屡起屡蹶。晚年益多挫折,刚果不克如前,实心为国,未尝改也。服膺宋儒,亦喜谈禅。尤施惠贫民,名满海内,要以治边功最多。
子熙昌,以廕生官至刑、工两部侍郎,署热河都统兼护军统领。数奉使赴各省按事,亦被信用。嘉庆二十三年,卒于长沙,帝深惜之,赠都统,谥敬慎。
富俊,字松岩,卓特氏,蒙古正黄旗人。繙译进士,授礼部主事,历郎中。累迁内阁蒙古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副都统。嘉庆元年,擢兵部侍郎,充科布多参赞大臣。四年,授乌鲁木齐都统,调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历叶尔羌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召署镶红旗汉军都统、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