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继秉政,皆嘉其谙练。每承旨缮诏,顷刻千言,曲当上意。累迁礼部侍郎。偕尚书昆冈按事河南,自巡抚裕宽以下降黜有差。朝鲜事起,廷议主战,应溥造膝敷陈,多人所不敢言。旋任军机大臣,再迁工部尚书。谢病归。二十八年,卒,谥恭勤。子骏祥,翰林院侍读。
廖寿恆,字仲山,江苏嘉定人。同治二年进士,授编修。出督湖南学政。光绪二年,再擢侍讲。近畿旱灾,寿恆应诏陈言,以为:“吏治坏则民情郁,以其愁苦之气薄阴阳之和而灾祲生,应天以实不以文。原皇上审敬怠,明是非,覈功罪,信赏罚,勿徒视为具文。”语甚切至。寻以内务府开支失实,请严饬,以为浮滥者戒。再督河南学政,累迁内阁学士,仍留视学。坐疏察生员欠考,下部议处。
九年,法人侵据越南安定,寿恆疏言:“法以传教为事,今乃思辟商务,取径越南。越固我籓属,万无弃而不顾之理。臣愚以谓今日有必战之势,而后有可和之局。李鸿章威望最隆,北洋劲旅,非他人所能统御。宜饬鸿章仍回北洋大臣本任,坐镇天津,以卫畿辅,而饬署督张树声还督两广。树声忠勇宿将,必能相机进讨,以伸保护属国之义。两督臣各还本任,事属寻常,可不启外人之疑;而进战退守,能发能收。彼若悔祸,自可转圜。若必并吞越南,则是兵端自彼而开,不得谓为不修邻好。”
法越和议成,寿恆复上疏言:“风闻法使至天津,称越南既议款,因以分界撤兵事要约李鸿章,鸿章拒不允,拟即来都磋商译署。论者谓当虚与委蛇。不知法据越南,去我之属国;逐黑旗,撤我之籓篱;通红江,夺我滇江之大利。先机已失,不可不图挽回。为今之计,直宜以欺陵小弱之罪,布告列邦,折以公法,令改削所立条约。河内、安定,一律让还,然后缓议法越通商之约。现闻津海防务,已饬备严整,军容改观。臣谓仍当选派知兵大员,率兵轮驶赴越都,以观动静。又飞檄广西防军援助刘永福,增兵制械,迅拔河内,以扼敌冲。河内既下,北圻乃安。盖我不与法构兵,永福不能不为越守土,故迩来阴助黑旗,屡战皆捷。法人不得已,乃讬言保护。永福忿懑填胸,苟奉诏书,无不一以当百。如此,则滇、粤之边患稍纾,越、法之兵端可戢。”寿恆又以:“根本之计,责在宸躬。跬步不离正人,乃可薰陶德性。拟请皇太后、皇上,御前太监务取厚重朴实之人,其有年纪太轻、性情浮动者,屏勿使近。并请懿旨时加训饬,凡一切浅俗委琐之言,勿许达于宸听。庶几深宫居息,无往非崇德之端,或可补毓庆宫课程所不及。至于宫廷土木之工,内府传办之件,事属寻常,最易导引侈念。伏原皇太后崇俭黜奢,时以民生为念,俾皇上知稼穑之艰难,目染耳濡,圣功自懋。如是,则慈闱教育,更胜于典乐命夔。”疏入,上为之动容。
十年,行走总理衙门。迁兵部侍郎,调礼部、户部、吏部侍郎,屡典试事。偕都御史裕德查办四川盐务,劾罢盐茶道蔡逢年,遣戍。二十三年,迁左都御史,入军机。明年,调礼部尚书。太后训政,命出军机。以疾乞休。二十九年,卒。
荣庆,字华卿,鄂卓尔氏,蒙古正黄旗人。光绪九年,会试中式。十二年,成进士,以编修充镶蓝旗管学官。累迁至侍读学士、蒙古学士。迁转迟滞,荣庆当引见,或讽以乞假,谢曰:“穷达命也,欺君可乎?”居三年,擢鸿胪卿,转通政副使。简山东学政,丁母忧。二十七年,擢大理卿,署仓场侍郎。以剥船盗米,改由火车迳运,并仓廒,增经费,杜领米弊端,裁稽查仓务御史,皆如所请行。和议成,奉命会办善后事宜,兼政务处提调。二十八年,授刑部尚书。大学堂之创立也,命荣庆副张百熙为管学大臣。百熙一意更新,荣庆时以旧学调济之。寻充会试副考官、经济特科阅卷大臣。调礼部尚书,复调户部。拜军机大臣、政务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