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九(2/2)

窜走。鸿章方据叶志超牒奏捷,俄而安东、凤凰陷,踉跄走岫岩,岫岩陷,走奉天。朝士章纠其罪,诏褫职逮问。汝贵治淮军久,援朝时年已六十矣。其妻贻以书,戒勿当前敌,汝贵遇敌辄避走。败遁后,日人获其牍,尝引以戒国人。明年,钅巢送京师,实,论死。

志超意甚满,日置酒会,徒筑垒环砲为守。日军诇至大同江,为我军逐去,遂以屡捷告。时统帅居城中,日军夹江而阵,两岸相轰击。东南二路战少利,志超莫敢纵兵,趣回城。日军乘间以济,据山阜,左宝贵御之,被创。志超将私逸,宝贵不从,以兵监之。宝贵自守玄武门岭,矢必死,登城指麾,为砲所中而殒。志超亟树白帜乞罢战,日人议受降,请帅兵归,弗许,乃潜向北走。朝兵衔之刺骨,于其城时枪击之,死者不可称计。日军复要之山隘,兵溃,回旋不得,挤而死者相枕藉。诸将尽委械而去,于是朝境内无我军矣。

二十年,朝鲜乞师,鸿章令选练军千五百,率太原总兵聂士成顿牙山。志超迟留不,鸿章责之,不得已启行。而日军已据王京要隘,牙山兵甚单,驻朝商务委员袁世凯数约志超电请北洋发战舰赴仁川,增陆军驻坡。鸿章始终据条约,恐增兵为彼藉,勿许,并戒志超毋启衅。亡何,升商运兵近丰岛,被击沉。士成谓志超曰:“海既梗,牙山绝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势便利,战而胜,可据以待援;不胜,犹得绕也。”志超从之。日军偪成,士成以无援败,趋公州就志超。而志超已弃公州,间东,士成追及之。当是时,大军集平壤,乃卷甲而趋之,二日始至。志超以成一役杀伤相当,铺张电鸿章,鸿章以闻,获嘉奖,赏银二万犒军,拜总统诸军之命。

叶志超,字曙青,安徽合人。以淮军末弁从刘铭传讨捻,积功至总兵。战淮城被创,仍奋击卻之,逐北天长,又败之汊河,赐号额图浑图鲁。规南乐,战德、平间,频有功。捻平,留北洋。光绪初,署正定镇总兵,率练军守新城,为大沽后路。后徙防山海关,李鸿章荐其优智略,予实授。十五年,擢直隶提督。越二年,河教匪,志超率师讨之。平建昌,连克榆林、沈家窝馆、贝庙,释下长皋围,攻乌丹城,擒其渠李国珍磔之,赏黄褂、世职。

论曰:甲午之役,海陆军尽覆,辱莫大焉。汝昌虽有罪,而能以一死报国,尚知畏法。汝贵、志超丧师失地,遗臭邻,靦然求活,终不免于国典,何其不知耻哉?

志超奔安州,士成谓安地备险奥,可固守,弗听。迳定州,亦弃不守,趋五百馀里,渡鸭绿江,边始止焉。事闻,夺志超职,鸿章请留营效力,弗许。次年,械送京师,下刑鞫实,定斩监候。二十六年,赦归,岁馀卒。

其弟汝成官至总兵。援旅顺,六统帅不相辖,汝成与赵怀益争殴,鸿章函责之。逮日军至,姜桂题等犹力御,而汝成已先遁。诏逮治,未踪获,乃籍其家。后不知所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