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百六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一(3/3)

谭嗣同、林旭等详悉筹议,必如何而后能进用英达,使新政及时举行,又不致少拂圣意,即具奏,候朕审择,不胜焦虑之至!”锐复奏言:“太后亲挈大位授之皇上,皇上宜以孝先天下,遇事将顺。变法宜有次第,进退大臣不宜太骤。”上是之。

已而太后再训政,诸言新政者皆予重诛。锐既下狱,自揣实无罪,谓即讯不难白,次日,遽诏与光第等同弃市。宣统改元,锐子庆昶缴手诏于都察院,请代奏,始传于世。

刘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顺人。光绪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治事精严,因谳狱忤长官,遂退而闭户勤学,绝迹不诣署。家素贫,而性廉介,非旧交,虽礼馈弗受。独与杨锐善。通周官、礼及大小戴礼记。其应召也,亦以陈宝箴荐,然非其素志,将具疏辞,川人官京朝者力劝之。一日,召见,力陈时危民困,外患日迫,亟宜虚怀图治,上称善。惟时言路宏启,臣民奏事日数百计,光第竟日批答,签识可否,以待上裁。退语所亲曰:“吾终不任此,行当亟假归矣!”未一月而祸作,光第自投狱。临刑,协办大学士刚毅监斩,光第诧曰:“未讯而诛,何哉?”令跪听旨,光第不可,曰:“祖制,虽盗贼,临刑呼冤,当复讯。吾辈纵不足惜,如国体何!”刚毅默不应,再询之,曰:“吾奉命监刑耳,他何知?”狱卒强之跪,光第崛立自如。杨锐呼曰:“裴村,跪!跪!遵旨而已。”乃跪就戮。著有介白堂诗文集。

谭嗣同,字复生,湖南浏阳人。父继洵,湖北巡抚。嗣同少倜傥有大志,文为奇肆。其学以日新为主,视伦常旧说若无足措意者。继洵素谨饬,以是颇见恶。嗣同乃游新疆刘锦棠幕,以同知入赀为知府,铨江苏。陈宝箴抚湖南,嗣同还乡佐新政。梁启超倡办南学会,嗣同为之长。届会期,集者恆数百人,闻嗣同慷慨论时事,多感动。

光绪二十四年,召入都,奏对称旨,擢四品卿、军机章京。四人虽同被命,每召对,嗣同建议独多。上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令嗣同拟旨,必载明前朝故事,将亲诣颐和园请命太后。嗣同退谓人曰:“今乃知上绝无权也!”时荣禄督畿辅,袁世凯以监司练兵天津。诏擢世凯侍郎,召入觐。嗣同尝夜诣世凯有所议。明日,世凯返天津。越晨,太后自颐和园还宫,收政权。启超避匿日本使馆,嗣同往见之,劝嗣同东游。嗣同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卒不去。未几,斩于市。著有仁学及莽苍苍斋诗集等。

唐才常,字佛尘。少与嗣同齐名,称“浏阳二生”两湖学堂高材生也。闻嗣同死,忧愤,屡有所谋,每言及德宗,常泣下。二十六年,两宫出狩,才常阴结富有会谋举事,号勤王,将攻武、汉。被获,慷慨言无所隐,请就死,遂杀之。

林旭,字暾谷,福建侯官人。年十九,举本省乡试第一。后试礼部,值中日构衅,纠同试者上书论时事,不报。入赀为内阁中书。时康有为倡言变法,先于京师立粤学会,以振厉士气,而蜀学、浙学、陕学、闽学诸会继之。旭为闽学会领袖,又充保国会会员。荣禄先为福州将军,雅好闽士,及至天津,延旭入幕。俄以奏保人才召见,操土语,上不尽解。退缮摺,上称善,遂命与谭嗣同等同参机务,诏谕多旭起草。及变起,同戮于市,年二十有四。著有晚翠轩诗集。妻沈葆桢孙女,闻变,仰药不死,以毁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