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谦,字幼孜,炳震季弟也。次弟炳巽,字绎旃。著经注集释订譌,据明黄省曾刊本,以己意校定之。遍检古籍,录其文字异同者,间附诸家考订之说。州县沿革,则悉以今名释焉。初未见硃谋?韦本,后求得,多与之合。同时治
经者,有全祖望、赵一清。
亨,字通乾,号遂堂,沈人,原籍钱塘。父梓,以事戍辽,见艺术传。亨,康熙六十年
士。官山东齐河县知县,以抗直忤上官,解组去。寄居京师,家益贫,晏如也。为人笃于至
,不轻然诺,夙敦风义。其诗宗杜少陵,上溯汉、魏,卓然名家。有庆芝堂诗集。
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桐城人。曾祖日燿,明末官歙县训导,乡里仰其节。其后累世皆为诸生,至大櫆益有名。始年二十馀
京师,时方苞负海内重望,后生以文谒者不轻许与,独奇赏大櫆。雍正中,两登副榜,竟不获举。乾隆元年,苞荐应词科,大学士张廷玉黜落之,已而悔。十五年,特以经学荐,复不录。久之,选黟县教谕,数年告归。居枞
江上不复
,年八十三,卒。
大櫆修幹髯,能引拳
。纵声读古诗文,聆其音节,皆神会理解。桐城自方苞为古文之学,同时有
名世、胡宗绪。名世被祸,宗绪博学,名不甚显。大櫆虽游苞门,传其义法,而才调独
,著海峰诗文集。姚鼐继起,其学说盛行于时,尤推服大櫆。世遂称曰“方刘姚”
鲍珍,字冠亭,秘书院大学士鲍承先裔。乾隆初,官嘉兴海防同知。有腴堂全集。
,大府览诗愕然,遂不复。海亦旋卒。
宗绪,字袭参。康熙末,以举人荐充明史馆纂修。雍正八年士,授编修,迁国
监司业。少孤贫,母潘苦节,课之严而有法。
愤励学,自经史以逮律历、兵刑、六书、九章、礼仪、音律之类,莫不研穷。著易
、洪范皇极疑义、古今乐通、律衍数度衍参注、昼夜仪象说、岁差新论、测量大意、梅胡问答、九九浅说、正字通芟误、正蒙解、大学讲义、方舆考、南河北河论、胶莱河考、台湾考、两戒辨、苗疆纪事等书。自为诗文曰环隅集,古藻过大櫆。大櫆同邑门人自姚鼐外推王灼。
沈炳震,字东父,归安人。少喜博览,读史于年月世系,人所忽者,必默识之。尝著新旧唐书合钞,纪传以旧书为纲,分注新书为目;旧志多舛略,则以新书为纲,分注旧书为目。又补列方镇表,拜罢承袭诸节目,积数十寒暑乃成。又著二十四史四谱:一纪元,二封爵,三宰执,四谥法。其于表历,而变其旁行斜上为标目。乾隆元年,与弟炳谦皆以贡生试鸿博,报罢。逾年,卒,年五十九。卒后六年,侍郎钱陈群奏
其唐书合钞,诏付书局,采录唐书考证中。
曹寅,字楝亭,汉军正白旗人,世居沈,工
尚书玺
。累官通政使、江宁织造。有楝亭诗文词钞。
陈景元,字石闾,汉军镶红旗人。诗拟孟郊、贾岛。有石闾集。与亨、长海为“辽东三老”
鹗,字兰墅,亦汉军旗人。乾隆六十年
士。有兰墅诗钞。至
光年则有刘文麟,字仙樵,辽
人。九岁能诗。以
士用广东知县,总督林则徐
之。权平远,兼长乐。俗悍,喜械斗,文麟甫?任,单舆遽
解之,众罗拜,皆释兵,俗为之易。补文昌,丁忧。再选河南沈丘。时患匪,设方略擒其渠,盗贼息迹。以忤上官劾降,遂归,主沈
书院。论诗以婉至为宗,语必有寄讬。英光伟气,一发之于诗。论者谓足继辽东三老。有仙樵诗钞。其门人王乃新,字雪樵,承德人。亦能诗,有雪樵诗賸。
长海,字汇川,纳喇氏,满洲镶白旗人,镇安将军玛奇。例予廕,长海不就。檄补
库使,又逃,曰:“库使司帑藏,岁丰
,惧焉。逃死,非逃富贵也。”其母贤,听之,遂布衣终其
。冲远任真,趣无容心。博古多识,嗜金石书画,当意则倾
购之。尝袭裘行吊,解裘以济戚丧。归涂见未见书,买之,复解其衣。由是中寒疾,乃夷然曰:“获多矣!”中岁
易
雷溪之胜,筑大E5菴,因以为号。晚
京居委巷,又颜其阁曰“玉衡”悬画四
,对之
讽。其诗矩矱古人,而不胶于固,断句尤冠绝一时。论诗以
情为主,举靡丽之习而空之。有雷溪草堂诗。乾隆九年,卒,年六十有七。
曹仁虎,字来殷,嘉定人。少称奇才。乾隆二十二年,南巡,献赋,召试列一等,赐举人,授内阁中书。二十六年,成士,
李锴,字铁君,汉军正黄旗人。祖恆忠,副都统。湖广总督辉祖。锴娶大学士索额图女,家世贵盛,其于荣利泊如也。
友
,兄伊山、祈山仕不遂,锴省伊山戍所,累月乃归。祈山罢官还,无宅,以己屋授之,并鬻产为清宿逋。尝一充官库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十五年,诏举经学,大臣
章论荐,以老疾辞。少好山
,游?所至,务穷其奇。苦嗜茗,为铁铛瓦缶,一
负以从。客江南,尝月夜挟琴客泛舟采石,弹大雅之章,扣舷和之,
宿者皆惊起,人莫测其致也。锴既以屋让兄,乃筑室盘山廌青峰下,闭
躭
,罕接人事。岁一至城中,一二日即去。居盘山二十载而殁。诗古奥峭削。著睫巢集,又著原易及
秋通义、尚史。
一清,字诚夫,仁和人。国监生。父昱,季父信,见厉鹗传。一清禀其家学,博极群书。
经注传写讹夺,欧
玄、王祎称其经、注混淆,祖望又谓
元注中有注。一清因从其说,辨验文义,离析之,使文属而语不杂。又唐六典注称桑钦所引天下之
百三十七,江、河在焉,今少二十一
。考崇文总目,
经注三十六卷,盖宋代已佚其五卷。此二十一
,即在所佚中。于是杂采他书,证以本注,得滏、洺等十八
。又分C1
、C1馀
,清、浊漳,大小辽
,增多二十一,与六典注合。为
经注释,又成
经笺刊误,以正硃谋?韦之失。方观承督直隶,撰直隶河渠志,一清所草创,而
震要删之。其自著有东潜文集。
灼,字滨麓。乾隆五十一年举人,选东教谕。尝馆于歙,与金榜、程瑶田及武
张惠言诸人相友善。一日见惠言黄山赋,曰:“
之才可追古作者,何必讬齐、梁以下自域乎!”惠言遂弃俪
为古文。灼所著悔生诗文钞,鲍桂星为刊行焉。
辽东以诗文名者,又有吴麟,字瑞,号晚亭,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四十九年举人,授内阁中书。与锴同举鸿博,与修明史,纂本纪,充明史纲目纂修官。善诗文,兼工山
。著有黍谷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