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百八十五列传二百七十二(6/7)

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鼐清约寡欲,接人极和蔼,无贵贱皆乐与尽懽;而义所不可,则确乎不易其所守。世言学品兼备,推鼐无异词。尝仿王士祯五七言古体诗选为今体诗选,论者以为精当云。自告归后,主讲江南紫阳、锺山书院四十馀年,以诲迪后进为务。嘉庆十五年,重赴鹿鸣,加四品衔。二十年,卒,年八十有五。所著有九经说十七卷,老子、庄子章义,惜抱轩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十卷,三传补注三卷,法帖题跋二卷、笔记四卷。

子景衡,举人,知县。有隽才,鼐故工书,景衡学其笔法,能乱真。

吴定,字殿麟,歙县人。举孝廉方正。与姚鼐相友善,论文严于法。鼐每为文示定,定所不可,必尽言,得当乃止。定尝语陈用光曰:“先生虚怀善取,为文尚如是,其为学可知矣。”著有周易集注十卷,紫石泉山房文集十二卷、诗集六卷。

鲁九皋,原名仕骥,字絜非,新城人。尝从鼐问古文法,又使其甥陈用光及鼐门。乾隆三十六年进士,选山西夏县,以积劳致疾卒。所著曰山木居士集。

用光,字硕士。嘉庆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礼部侍郎。笃于师友谊,尝为姚、鲁两师置祭田,以学行重一时。著有太乙舟文集。

当嘉、道间,传古文法者,有宜兴吴德旋、上元梅曾亮诸人,曾亮自有传。德旋,字仲伦。诸生。以古文鸣。与阳湖恽敬、永福吕璜以文相砥镞。诗亦高澹绝俗,有初月楼集。

宋大樽,字左彝,仁和人。弱岁,刲股愈母疾,让产其弟。乾隆三十九年举人,为国子监助教,以母老引疾归。豪于饮酒,善鼓琴,时时出游佳山水,助其诗兴。其诗由唐人而上溯之,极于古歌谣而止,才力足以相俪。有茗香论诗、学古集、牧牛村舍诗钞。

同县钱林,字金粟。嘉庆十三年进士,由编修至侍读学士,左迁庶子。林熟于本朝名臣言行,及河漕、盐榷、钱法诸大政。诗亦醖酿于汉、魏、六朝。阮元督学浙江,称为华实兼茂之士。著文献徵存录、玉山草堂诗集。

端木国瑚,青田人。青田故产鹤,国瑚生而清傲似鹤,其大父字之曰鹤田。阮元督学得之,恆讠夸示人曰:“此青田一鹤也!”命赋使署定香亭,赋成,一时传诵。国瑚好学深思,通天文之奥。尝被召相山陵,叙劳官中书。道光十三年进士,选用知县。性不耐剧,投牒就原官。著周易指,属稿二十六年而后成。诗才清丽,有太鹤山人集。又著周易葬说、地理元文,后颇悔之,不轻为人营葬。

吴文溥,字澹川,嘉兴贡生。亦以诗名。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著南野堂集。

章学诚,字实斋,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国子监典籍。自少读书,不甘为章句之学。从山阴刘文蔚、童钰游,习闻蕺山、南雷之说。熟于明季朝政始末,往往出于正史外,秀水郑炳文称其有良史才。继游硃筠门,筠藏书甚富,因得纵览群籍,与名流相讨论,学益宏富。著《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推原官礼而有得于向、歆父子之传。其于古今学术,辄能条别而得其宗旨,立论多前人所未发。尝与戴震、汪中同客冯廷丞宁绍台道署,廷丞甚敬礼之。

学诚好辩论,勇于自信。有实斋文集,视唐宋文体,夷然不屑。所修和州、亳州、永清县诸志,皆得体要,为世所推。

章宗源,字逢之。乾隆五十一年,大兴籍举人,其祖籍亦浙江也。尝辑录唐、宋以来亡佚古书,欲撰隋书经籍志考证,积十馀年始成。稿为仇家所焚,仅存史部五卷。

后百有馀年,有姚振宗,字海槎,山阴人。著汉艺文志、隋经籍志考证,能订宗源之失。又补后汉、三国两艺文志。目录之学,卓然大宗。论者谓足绍二章之传。

而学诚同时有归安吴兰庭,字胥石。乾隆三十九年举人。稽古博闻,多所纂述。尝以宋吴缜著有五代史记纂误,因更取薛居正旧史参校,为纂误补四卷。同邑丁杰邃于经,兰庭熟于史,一时有“丁经吴史”之目。嘉庆元年,与千叟宴。他所著又有五代史考异、读通鉴笔记、南霅草堂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