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世祖亲政,有司有以私徵侵帑坐罪者,象枢疏陈其弊,请饬州县依易知单造格册,注明人
姓名、粮银、款目及蠲赈清数,上大吏覈验,印发开徵;又请定布政使会计之法,以杜欺隐,立内外各官治事之限,以清稽滞:皆见施行。复疏言:“圣政方新,机务孔多,中外相望治平,非同昔日。上近巡京畿,辅臣当陪侍法从,尽启沃之忠。倘远有临幸,亦宜谏止銮舆,副保傅之责。”又因灾变上言,谓天地之变,乃人事反常所致。语侵权贵尤急。九年,转吏科都给事中。十年,大计,疏请复纠拾旧制,言官纠拾未得当,不宜反坐,下所司,著为令。因复疏言顺治四年吏科左给事刘楗以纠拾被谴,宜予昭雪,上为复楗官。
康熙十一年,母丧终,用大学士冯溥荐,授贵州御史。
对,退而喜曰:“圣主在上,太平之业方始。不当以姑且补苴之言
。”乃分疏,言:“王
首教化,满、汉臣僚宜敦家教。”“督抚任最重,有不容不尽之职分、不容不去之因循,宜责成互纠。”“制禄所以养廉,今罚俸例太严密,宜以记过示罚,增秩示恩。”“治河方亟,宜蓄人才备任使。”“戒
侈宜正人心,励风俗宜修礼制。”圣祖多予褒纳。复疏纠湖南布政使刘显贵侵公帑不当内升,给事中余司仁欺罔不法,皆坐黜。十二年,以岁满加四品卿衔,寻擢左佥都御史。
总兵任珍失职怨望,并擅杀其家人,下九卿科议罪,大学士陈名夏等二十八人,别为一议,象枢与焉。上责其徇党负恩,下
议,罪应
,宽之,命留任。十一年,大学士宁完我劾名夏,辞连象枢,谓象枢与名夏姻家
斗有连,象枢纠劾有误,吏
议降级,名夏改票罚俸,命逮问。象枢自陈素不识
斗,得免议。寻以名夏父
济恶,言官不先事论劾,各科都给事中皆镌秩,象枢降补詹事府主簿,稍迁光禄寺丞。十六年,以母老乞终养。
各省钱粮考成已报完者,臣宜于议覆时即予开复。”均如所请。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
带
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留任自文然始。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号“姚魏”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系例。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
文然清介,里居几不能自给,在官屏绝餽遗,晚益研
命之学。
士基,官湖广罗田知县;士苾,官陕西朝邑知县:皆有治行。
十三年,岁三迁,至侍郎。会西南用兵,措兵
,察帑藏,多所规画。疏论筹饷,请确估价直,严覈关税,慎用各直省布政使。十七年,授左都御史。疏言:“国家
本在百姓,百姓安危在督抚。原诸臣为百姓留膏血,为国家培元气。臣不敢不为朝廷正纪纲,为臣
励名
魏象枢,字环极,山西蔚州人。顺治三年士,选庶吉士。四年,授刑科给事中。疏言:“明季大弊未禁革者,督、抚、
听用官舍太杂,
、府、州、县胥隶太滥,请严予清釐。”报可。五年,劾安徽巡抚王懩受赇庇贪吏,懩坐罢。转工科右给事中。时以满、汉杂
不便,令商民徙居南城。象枢疏言:“南城地狭,商民赁买无房,拆盖无地。请下
察官地官房,俾民输银承业。”复疏请更定会典。并下
议行。七年,转刑科左给事中。
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侍郎。十二年,调兵
督捕侍郎。京
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柯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
,永蓁坐罢。迁左都御史。十三年,疏言:“福建耿
忠、广西孙延龄皆叛应吴三桂,中间阻隔,赖有广东。
忠将士旧驻其地,熟习山川形势,倘与延龄合谋相犄角,则广东势危。江西境与福建、广东接,倘侵据赣州南安,驿
中断,饷阻邮梗。宜驻重兵通声援。”上嘉纳之。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
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十五年,授刑
尚书。时方更定条例,文然曰:“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乃推明律意,钩稽揅讨,必剂于宽平,决狱有所平反,归辄
喜。尝疑狱有枉,争之不得,退,长跪自责。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十七年,卒,赐祭葬,谥端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