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八代直尚书房时,世宗从受学;及卒,贫无以敛,世宗亲临奠,为经纪其丧。雍正四年,诏复官,加太傅,予祭葬,谥文端,又以其贫,赐其家白金万。八年,建贤良祠京师,谕满洲大臣当祀者五人,大学士图海、都统赉塔,次即顾八代,及尚书玛尔汉、齐苏勒。
三十八年,迁左都御史。再迁兵尚书,充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四十三年,岁饥,
民就
京师。命与内大臣佟国维、明珠、阿密达等监赈。四十六年,调吏
。四十八年,以老病乞休。五十七年,卒,年八十五。上遣内大臣临奠,赐祭葬。雍正八年,世宗谕奖玛尔汉谨慎忠厚,事圣祖宣力多年,完名引退,赠太
太傅。贤良祠成,命
祀。乾隆元年,
宗命追谥恭勤。
十九年,穆占师贵州,二十年,师
云南,玛尔汉皆在行间,得功牌十二。云南平,师还,追论征湖南不力援永兴,致损将士,夺功牌九。二十一年,命巡视河东盐政。御史许承宣、罗秉
劾山西巡抚图克善令平
属十三州县增报盐丁加课累民,下巡抚穆尔赛会玛尔汉覈实,请免虚报一万七千馀丁。二十五年,以
治归化城都统固穆德不实,吏议左迁。二十六年,授理籓院司务。从大学士索额图等使鄂罗斯定边界,辞辨明析,鄂罗斯人折服。事闻,圣祖嘉其能。寻迁
郎中。三十三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再迁兵
侍郎。三十五年,上亲征噶尔丹,命玛尔汉驻土木董理驿站,以送军
羸,吏议夺官,命宽之。
田六善,字兼山,山西城人。顺治三年
士,授河南太康知县,时当兵后,劳来安集。九年,巡抚吴景
疏荐才守兼优,迁
主事,监临清关,复监凤
仓兼临淮关。罢滥徵,革奇羡,商民称便。累迁郎中。十五年,授江南
御史。兵
议禁民乘
,六善疏言其不便,下廷臣集议,弛禁。十六年,疏言:“
安民在劝清吏,乞敕各督抚实行荐举,吏
于各督抚莅任一二年后,列奏荐举何人,能否察吏安民,即可以是鉴别。议者或谓举荐清吏,无以
乎不在清吏之列者,一难也;恐督抚依旧受贿徇私,二难也;徵粮缉逃
分罣碍,三难也。然臣谓清吏果得荐举,则为清吏者见公
尚存,益
其持守,一便也;群吏以不著清名为愧,力自濯磨,二便也;某省有清吏几人,以验政治修废,三便也;天下晓然知有能必先有守,风俗丕变,四便也;向日督抚厌憎清吏无益于己,今必且卵翼而亲
之,五便也。不惑于三难,力致其五便,将循良兴起,不让前古矣。”下
议行。寻命巡视长芦盐政。十七年,还掌江南
事。
玛尔汉,兆佳氏,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一年,繙译举人,授工七品笔帖式,累迁刑
员外郎。
十一年,授刑科给事中,秩视正四品。疏言:“臣里居读上谕,以苏克萨哈为鼇拜仇陷,杀其孙,连坐族人白尔赫图,恩予昭雪。臣思法律为天下共者也
二十三年,命直尚书房,累迁礼侍郎。二十八年,授尚书。三十二年,坐事,上责其不称职,夺官,留世职,仍直尚书房。三十七年,以病乞休。四十七年,卒。
康熙元年,乞假归。三年,补贵州御史。四年,疏言:“兵
议裁山西、陕西、河南等
兵额,三营裁一营。遇裁之兵,挟久练之技,
坐困之时,穷无所归,遂为贼盗。请谕总督、提督诸臣,察已裁之兵,如弓
娴熟、膂力
,仍收
伍。自后老弱必斥,逃亡不补。所渐去者疲卒,不虑其为非;所招回者劲兵,可资其实用。”下
议,令各营汰去老弱,其年力
壮者仍留充伍。又疏言:“吏
于往日曾行之事,率皆援以为例,惟意所彼此,莫穷其弊。请敕
以上所裁定及有旨著为例者,汇为一册,敬谨遵守,馀仍循旧章。”得旨,如所请。七年,命巡视京、通仓,还掌山东
事,得旨内升,回籍待缺。
康熙十三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叛应吴三桂,上命扬威将军阿密达自江宁移师讨之,玛尔汉以署骁骑参领从。十四年,与副都统鄂克济哈、穆舒珲等自泾州兵,屡破垒,斩级数百,克宁州。十五年,大将军图海督兵围平凉,辅臣降,玛尔汉还京师。图海请调凉州、宁夏、固原诸镇兵
攻兴安、汉中,上命副都统吴丹及玛尔汉赴诸镇料理徵发,兼询缓急机宜。甘肃提督张勇请缓师,上命图海固守凤翔、秦州诸要隘,分兵授征南将军穆占下湖广,命玛尔汉从。十七年,授御史。
顾俨,袭世职,自参领官至副都统。孙顾琮,自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