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
乐;念念如是,尽阿僧祇劫。次第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此十方众生所有
乐,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
,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
!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
乐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
乐,广说乃至,
尽知一切
乐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十方众生差别解,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
,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
!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解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
差别解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谓:
知一切差别解无边故,一众生解、无数众生解平等故;
得不可说差别解方便智光明故;
悉知众生海各各差别解,尽无余故;
悉知过、现、未来,善、不善
无量解故;
悉知相似解、不相似解故;
悉知一切解即是一解,一解即是一切解故;
得如来解力故;
悉知有上解、无上解、有余解、无余解、等解、不等解差别故;
悉知有依解、无依解、共解、不共解、有边解、无边解、差别解、无差别解、善解、不善解、世间解、
世间解差别故;
于一切妙解、大解、无量解、正位解中,得如来解脱无障碍智故;
以无量方便,悉知十方一切众生界,一一众生净解、染解、广解、略解、细解、
解,尽无余故;
悉知
密解、方便解、分别解、自然解、随因所起解、随缘所起解,一切解网悉无余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
差别业。广说乃至,此十方众生
差别业,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
边际,不可得知。何以故?佛
!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业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悉知三世一切众生业,乃至
悉知一切业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
差别心。广说乃至,此十方世界所有众生
差别心,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
,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
!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心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悉知尽法界、虚空界无边众生
心,乃至
尽知一切心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
方便。如是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此十方众生
方便,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
,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
!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
方便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
方便,广说乃至,
尽知一切方便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以诸
上味饮
、香华、衣服、幢幡、伞盖,及僧伽蓝、上妙
殿、宝帐、网幔,
庄严
“佛!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
烦恼;念念如是,尽阿僧祇劫,此诸烦恼
差别,无有能得知其边际。有第二人,于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众生烦恼差别;如是,复尽阿僧祇劫。次第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
!此十方众生烦恼差别,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
边际,不可得知。何以故?佛
!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烦恼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烦恼差别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谓:
尽知轻烦恼、重烦恼、眠烦恼、起烦恼,一一众生无量烦恼
差别、
觉观,净治一切诸杂染故;
尽知依无明烦恼、
相应烦恼,断一切诸有趣烦恼结故;
尽知贪分烦恼、瞋分烦恼、痴分烦恼、等分烦恼,断一切烦恼
本故;
悉知我烦恼、我所烦恼、我慢烦恼,觉悟一切烦恼尽无余故;
悉知从颠倒分别生
本烦恼、随烦恼,因
见生六十二见,调伏一切烦恼故;
悉知盖烦恼、障烦恼,发大悲救护心,断一切烦恼网,令一切智
清净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一切众生诸
差别;念念如是,经阿僧祇劫。有第二人,于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祇劫念念所知诸
差别。如是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
!此十方世界所有众生诸
差别,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
,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
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众生
差别,广说乃至,
尽知一切诸
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