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何等为菩萨
诃萨无违逆行?此菩萨常修忍法,谦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两害;不自取,不他取,不两取;不自著,不他著,不两著;亦不贪求名闻利养,但作是念:‘我当常为众生说法,令离一切恶,断贪、瞋、痴、憍慢、覆藏、悭嫉、谄诳,令恒安住忍辱柔和。’佛
!菩萨成就如是忍法。假使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众生来至其所,一一众生化作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
,一一
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语,所谓:不可喜语、非善法语、不悦意语、不可
语、非仁贤语、非圣智语、非圣相应语、非圣亲近语、
可厌恶语、不堪听闻语,以是言词毁辱菩萨。又此众生一一各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手,一一手各执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
仗
害菩萨。如是经于阿僧祇劫,曾无休息。菩萨遭此极大楚毒,
皆竖,命将
断,作是念言:‘我因是苦,心若动
,则自不调伏、自不守护、自不明了、自不修习、自不正定、自不寂静、自不
惜、自生执著,何能令他心得清净?’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于生死,受诸苦恼。’如是思惟,重自劝励,令心清净,而得
喜。善自调摄,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复更思惟:‘此
空寂,无我、我所,无有真实,
空无二;若苦若乐,皆无所有,诸法空故。我当解了,广为人说,令诸众生灭除此见。是故,我今虽遭苦毒,应当忍受;为慈念众生故,饶益众生故,安乐众生故,怜愍众生故,摄受众生故,不舍众生故,自得觉悟故,令他觉悟故,心不退转故,趣向佛
故。’是名菩萨
诃萨第三无违逆行。
女,一切众生住无上戒;住净戒已,于一切智,心无退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于无余涅槃。何以故?此是我等所应作业,应随诸佛如是修学。作是学已,离诸恶行、计我、无知,以智
于一切佛法,为众生说,令除颠倒。然知不离众生有颠倒,不离颠倒有众生;不于颠倒内有众生,不于众生内有颠倒;亦非颠倒是众生,亦非众生是颠倒;颠倒非内法,颠倒非外法;众生非内法,众生非外法。一切诸法虚妄不实,速起速灭无有
固,如梦如影,如幻如化,诳惑愚夫。如是解者,即能觉了一切诸行,通达生死及与涅槃,证佛菩提;自得度,令他得度;自解脱,令他解脱;自调伏,令他调伏;自寂静,令他寂静;自安隐,令他安隐;自离垢,令他离垢;自清净,令他清净;自涅槃,令他涅槃;自快乐,令他快乐。’佛
!此菩萨复作是念:‘我当随顺一切如来,离一切世间行,
一切诸佛法,住无上平等
,等观众生,明达境界,离诸过失,断诸分别,舍诸执著,善巧
离,心恒安住无上、无说、无依、无动、无量、无边、无尽、无
甚
智慧。’佛
!是名菩萨
诃萨第二饶益行。
“佛!何等为菩萨
诃萨无屈挠行?此菩萨修诸一
一
,所谓:第一一
一
、大一
一
、胜一
一
、殊胜一
一
、最胜一
一
、最妙一
一
、上一
一
、无上一
一
、无等一
一
、普遍一
一
。
无三毒、
无憍慢、
不覆藏、
不悭嫉、
无谄诳、
自惭愧,终不为恼一众生故而行一
一
,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一
一
,但为
一切惑本故而行一
一
,但为除一切习气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众生界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众生烦恼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众生心乐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众生境界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众生诸
胜劣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众生心行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佛法
本
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佛法平等
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三世平等
故而行一
一
,但为得一切佛法智光明故而行一
一
,但为证一切佛法智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佛法一实相故而行一
一
,但为知一切佛法无边际故而行一
一
,但为得一切佛法广大决定善巧智故而行一
一
,但为得分别演说一切佛法句义智故而行一
一
。佛
!菩萨
诃萨成就如是一
一
行已,设有人言:‘汝颇能为无数世界所有众生,以一一众生故,于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备受众苦。令彼众生一一得值无数诸佛
兴于世,以见佛故,
受众乐,乃至
于无余涅槃,汝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尔?不耶?’答言:‘我能。’设复有人作如是言:‘有无量阿僧祇大海,汝当以一
端滴之令尽;有无量阿僧祇世界,尽抹为尘。彼滴及尘,一一数之,悉知其数。为众生故,经尔许劫,于念念中受苦不断。’菩萨不以闻此语故而生一念悔恨之心,但更增上
喜踊跃,
自庆幸得大善利:‘以我力故,令彼众生永脱诸苦。’菩萨以此所行方便,于一切世界中,令一切众生乃至究竟无余涅槃。是名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