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去铅丹,以蜜丸之,用麦饮下。
治渴利方∶
用生栝蒌根三十斤切,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取水尽,以温酒治渴小便利,复非淋者方∶
用榆白皮二斤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三合,日三。
又方 小豆藿一把捣汁,顿服三升。
又方 取蔷薇根,水煎服之,佳。(《肘后》以治睡中遗尿)。
又方 三年重鹊巢烧末,以饮服之。(《肘后》以治睡中遗尿)。
又方 桃胶如弹丸大,含之咽津。
又方 蜡如鸡子大,以醋一升,煮二沸,适寒温顿服之。
论曰∶凡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渐至年长,肾气虚竭,百病滋生。又年少惧不能房,多服石散,真气既尽。石气孤立,惟有虚耗,唇口干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黄,大便干实,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悉化小便,皆由房室不节所致也,凡平人夏月喜渴者,由心旺也。心旺便汗,则肾中虚燥,故渴而小便少也。冬月不汗,故小便多而数也,此为平人之证也。名为消但小便利而不饮水者,肾实也。经云,肾实则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小便利者,石性归肾,得石则实,实则能消水浆故利,利多则不能润养五脏,脏衰则生诸病。张仲景云∶热结下焦则为溺血,亦令人淋闭不通。内有热者则喜渴,除热则止渴。兼虚者,须热补虚则瘥矣。
治不渴而小便大利,遂至于死者方∶
用牡蛎五两,以患人尿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神验。
治小便不禁,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麦冬 干地黄(各八两) 干姜(四两) 续断 蒺藜子 桂心(各三两) 甘草(一两)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古今录验》亦治消肾,脚瘦细,
九房散
治小便多或不禁方。
菟丝子 蒲黄 黄连(各三两) 肉苁蓉(二两) 硝石(一两)
上五味治下筛,并鸡 中黄皮三两为散,饮服方寸匕。如人行十里久更服,日三。(《冀方》有五味子三两,空腹服)。
又方 鹿茸(二寸) 桂心(一尺) 附子(大者三枚) 泽泻(三两) 踯躅 韭子(各一升)
上六味治下筛,以浆水服五分匕,日三,加至一钱匕。
黄汤
治消中虚劳少气,小便数方。
黄 桂心 芍药 当归 甘草 生姜(各二两) 黄芩 干地黄 麦冬(各一两) 大枣 ?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棘刺丸
治男子百病,小便过多失精方。
棘刺 石龙芮 巴戟天(各二两) 浓朴 麦门冬 菟丝子 萆 (《外台》作草鞋) 柏子仁 葳蕤 小草 干地黄 细辛 杜仲 牛膝 苁蓉 石斛 桂心 防葵(各一两) 乌头(半两)
上十九味为末,蜜和更捣五六千杵,丸如梧子大,饮下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以知为度。
治尿数而多者方∶
用羊肺一具作羹,纳少羊肉和盐、豉,如食法,任性食,不过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