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达师者,不知其所自,于阌乡县住万回故寺,往来过客,皆谒明达,以问休咎。明达不答,但见其旨趣而已。曾有人谒明达,问曰:“至京谒亲,亲安否?”明达授以竹杖。至京而亲亡。又有谒达者,达取寺家
,令乘之,使南北驰骤而去。其人至京,授采访判官,乘驿无所不至。又有谒达者,达以所持杖,画地为堆阜,以杖撞筑地为坑。其人不晓,至京,背发
,割之,血
殆死。李林甫为黄门侍郎,扈从西还,谒达,加秤于其肩。至京而作相。李雍门为湖城令,达忽请其小
,雍门不与。间一日,乘
将
,
忽
中人立,雍门坠
死。如此颇众。达又常当寺门北望,言曰:“此川中兵
何多?”又长叹曰:“此中
总是军队。”及后哥舒翰拥兵潼关,拒逆胡,关下阌乡,尽为战场矣。(
《纪闻录》)
“某坊某角有废园,汝向中潜伺,从午至昏,当有来,其数七者,可尽掩之。失一则杖汝。”如言而往。至酉后,果有群豕至,悉获而归。一行大喜,令置瓮中,覆以木盖,封以六一泥,朱题梵字数十。其徒莫测。诘朝,中使叩门急召。至便殿。玄宗迎问曰:“太史奏,‘昨夜北斗不见’,是何祥也?师有以禳之乎?”一行曰:“后魏时失荧惑。至今帝车不见,古所无者?天将大警于陛下也。夫匹妇匹夫,不得其所,则殒霜赤旱。盛德所
,乃能退舍。
之切者,其在葬枯
系乎。释门以瞋心坏一切喜(陈校喜作善),慈心降一切
。如臣曲见,莫若大赦天下?”玄宗从之。又其夕,太史奏北斗一星见。凡七日而复。至开元末,裴宽为河南尹,
信释氏,师事普寂禅师,日夕造焉。居一日,宽诣寂,寂云:“方有少事,未暇款语,且请迟回休憩也。”宽乃屏息,止于空室,见寂洁涤正堂,焚香端坐。坐未久,忽闻扣门,连云“天师一行和尚至矣”一行
,诣寂作礼,礼讫,附耳密语,其貌绝恭。寂但领云,无不可者。语讫礼,礼讫又语,如是者三。寂唯云:“是、是。”无不可者。一行语讫,降阶
南室,自阖其
。寂乃徐命弟
云:“遣钟!一行和尚灭度矣。”左右疾走视之,一如其言。灭度后,宽乃服衷绖葬之,自(明抄本、陈校本自作日)徒步
城送之。(
《开天传信记》及《明皇杂录》、《酉
杂俎》)
明达师
唐无畏三藏初自天竺至,所司引谒于玄宗。玄宗见而敬信焉,因谓三藏曰:“师不远而来,故倦矣。于何方休息耶?”三藏
曰:“臣在天竺,常时闻大唐西明寺宣律师持律第一,愿往依止焉。”玄宗可之。宣律禁戒
苦,焚修
洁。三藏饮酒
,言行
易。往往乘醉喧竞,秽污絪席,宣律颇不能甘之。忽中夜,宣律扪虱,将投于地。三藏半醉,连声呼曰:“律师律师,扑死佛
耶。”宣律方知其异人也,整衣作礼而师事焉。宣律
苦之甚,常夜后行
,临阶坠堕忽觉有人捧承其足。宣顾视之,乃一少年也。宣遽问:“弟
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
那吒太
也。以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已久矣。”宣律曰:“贫
修行,无事烦太
。太
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以作佛事者,愿太
致之。”太
曰:“某有佛牙,宝事虽久,然
目犹舍,敢不奉献。”宣律得之,即今崇圣寺佛牙是也。(
《开天传信记》)
无畏
惠照
唐元和中,武陵郡开元寺有僧惠照,貌衰羸。好言人之休戚而皆中。
介独,不与群狎,常闭关自
,左右无侍童。每乞
于里人。里人有年八十余者云:“照师居此六十载,其容状无少异
昔时,但不知其甲
?”后有陈广者,由孝廉科为武陵官。广好浮图氏,一日因谒寺。尽访群僧,至惠照室。见广,且悲且喜曰:“陈君何来之晚耶?”广愕然。自以为平生不识照。则谓曰:“未尝与师游,何见讶来之晚乎?”照曰:“此非立可尽言,当与
一夕静语耳。”广异之。后一日,仍诣照宿,因请其事。照乃曰:“我刘氏
,彭城人。宋孝文帝之玄孙也。曾祖鄱
王休业,祖士弘,并详于史氏。先人以文学自负,为齐竟陵王
良所知。
良招召贤俊文学之士,而先人预焉。后仕齐梁之间,为会稽令。吾生于梁普通七年夏五月,年三十,方仕于陈。至宣帝时,为卑官,不为人知。与吴兴沈彦文为诗酒之
。后长沙王叔
与始兴王叔陵皆广聚宾客,大为声势,各恃权
,有不平心。吾与彦文俱在长沙之门下。及叔陵被诛,吾与彦文惧长沙之不免,则祸且相及,因偕遁去,隐于山林。用橡栗
,衣一短褐,虽寒暑不更。一日,有老僧至吾所居曰:“
骨甚奇,当无疾耳。彦文亦拜请其药。僧曰:‘
无刘君之寿,奈何?虽饵吾药,亦无补耳。’遂告去。将别,又谓我曰:‘尘俗以名利相胜,竟何有哉?唯释氏可以舍此矣。’吾敬佩其语,自是不知人事,凡十五年。又与彦文俱至建业,时陈氏已亡。
阙尽废,台城牢落,荆榛蔽路,景
结绮,空基尚存,衣冠文
,阒无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