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时有个榼师,念经极其
心勤奋,梁武帝非常敬佩信任他。后来就下诏书派使臣叫榼
师
见。当时武帝正和别人下棋,想要杀上一段,于是就信
卢叔女
崔无隐
榼师 唐绍 李生 卢叔
女 崔无隐
“李生亦无罪,但吾一见之,遂忿然激吾心,已有戮之之意。今既杀之,吾亦不知其所以然也。君无复言。”及宴罢,太守密讯其年,则二十有七矣,盖李生杀少年之岁,而士真生于王氏也。太守叹异久之,因以家财厚葬李生。(《宣室志》)
译文
唐元和中,博陵崔无隐言其亲友曰:“城南杜某者,尝于汴州招提院,与主客僧坐语。忽有一客僧,当面鼻额间,有故刀瘢,横断其。乃讯其来由,僧良久嚬惨而言曰:某家于梁,父母兄嫂存焉,兄每以贾贩江湖之货为业。初一年,自江南而返大梁,获利可倍。二年往而不返,三年,乃有同行者云:兄溺于风波矣。父母嫂俱服未阕,忽有自汉南贾者至于梁,乃访召某父姓名者。某于相国舍,应曰唯。贾客曰:“吾得汝兄信。”某乃忻骇未言,且邀至所居,告父母,而言曰:“师之兄以江西贸折,遂狼迹于汉南,裨将怜之,白于元戎,今于汉南。虽缗镪且尽,而衣衾似给,以卑贫所系,是未获省拜,故凭某以达信耳。”父母嫂悲忻泣不胜。翌日,父母遣师之汉南,以省兄。师行可七八日,
南
界,日晚,过一大泽中,东西路绝,目无人烟,四面
云且合。渐暮,遇寥落三两家,乃
寄宿耳。其家曰:“师胡为至此?今为信宿前有杀人者,追逐未获,索之甚急,宿固不可也,自此而南三五里,有一招提所,师可宿也。”某因(“某因”二字原本无,据明抄本补。)言而往,
风渐急,飒飒雨来。可四五里,转
荒泽,莫知为计,信足而步。少顷,前有烛光,初将咫尺,而可十里方到。风雨转甚,不及扣
而
,造于堂隍,寂无生人,满室死者。瞻视次,雷声一发,师为一女人尸所逐,又
。奔走七八里,至人家,雨定,月微明,遂
其家。中门外有小厅,厅中有床榻。卧未定,忽有一夫,长七尺余,提白刃,自门而
。师恐,立于
角中。白刃夫坐榻良久,如有所候。俄而白刃夫
厅东,先是有粪积,可乘而觇宅中。俄又闻宅中有三四女人,于墙端切切而言。须臾,白刃夫携一衣袱
厅,续有女人从之,乃计会逃逝者也,白刃夫遂云:“此室莫有人否?”以刃侥
画之,师帖
定立,刃画其面过,而白刃夫不之觉,遂携袱领奔者而往。师自料不可住,乃舍此又前走,可一二里,扑一古井中。古井中已有死人矣,其
,师之回遑可五更。主觉失女,寻趂至古井,以火照,乃尸与师存焉。执师以闻于县。县尹明辩,师以画
及墙上语者
狱,于宅中姨姑之类而获盗者,师之得雪。南征垂至汉南界,路逢大桧树,一老父坐其下,问其从来,师
告。父曰:“吾善易,试为
推之。”师呵蓍,父布卦嘘唏而言曰:“
前生两妻,汝俱辜焉,前为走尸逐汝者,长室也。为人杀于井中同
者,汝侧室也。县尹明汝之无辜,乃汝前生母也。我乃汝前生(“母也”下七字据明抄本补。)之父,汉南之兄已(“已”原作“俱”据明抄本改。)无也。”言毕,师泪下,收泪之次,失老父所在。及至汉南,寻访其兄,杳无所见,其刀瘢乃白刃夫之所致也。噫,乃宿冤之动作,征应委曲如是,无隐云。杜生自有传,此略而记之。(
《博异记》)
榼师
长安城南,曾有僧至日中求,偶见一女
采桑树上,问曰:“此侧近何
有信心,可乞饭者?”女
曰:“去此三四里,有王家,见设斋次,见和尚来必喜,可速去也。”僧随所指往,果有一群僧,方就坐,甚
。延
,斋讫,主姥异其及时至也,问之,僧
以实告,主人夫妻皆惊曰:“且与某同往,访此女
。”遂俱去,尚在桑树上,乃村人卢叔
女也。见翁姥,遂趋下,弃叶笼奔走归家,二人随后逐之。到所居,父母亦先识之。女
室,以床扃
,牢不可启。其母惊问之,曰:“某今日家内设斋,有僧云小娘
遣来,某作此功德,不曾语人,怪小娘
知,故来视看,更非何事。”其母推
遣
,女
不肯
。又随而骂之,女曰:“某不
见此老兵老妪,亦岂有罪过?”母曰:“邻里翁婆省汝,因何故不
?”二人益怪异(“异”原本作“厚”,据明抄本改。)祈请之。女忽大呼曰:“某年月日,贩胡羊父
三人今何在?”二人遂趋
,不敢回顾。及去,母问之,答曰:“某前生曾贩羊,从夏州来,至此翁庄宿,父
三人并为其害,劫其资货。某前生乃与之作儿,聪黠胜人,渠甚
念。十五患病,二十方卒,前后用医药,已过所劫数倍。渠又为某每岁亡日作斋,夫妻涕泣,计其泪过三两石矣。偶因僧问乞饭
,某遂指遵之耳,亦是偿债了矣。”翁姥从此更不复作斋也。(
《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