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三十五征应一(4/6)

的吉祥之兆吧。

汉高祖

荥阳南面的原野上有一口破旧的井,当地的老人说:“汉高祖曾经在这个井里躲避过项羽,被两只鸠鸟救了。”所以世上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汉高祖当时避战乱,躲藏在破井里,有两只鸠鸟落在井上面,谁知道井下面还有人呢。以后汉朝每年正月的第一天,就要放两只鸠鸟就是从这开始的。

陆贾

将军樊哙问陆贾说:“从古到今,人们都说做皇帝的人是上天授给他们以重任,还说事先都有吉祥的征兆,难道真有这样的事吗?”陆贾回答说:“确实有”接着又说:“眼睛如果跳,就要有美酒佳肴;灯如果冒火花,就能得到钱财;中午喜鹊如果叫,就要有人来;蜘蛛如果聚集,就会有高兴事。小事都有这样的征兆,大事也应当是这样。所以说,眼睛跳,就要祷告;灯冒火花,就要拜谢;中午喜鹊叫,就要喂它;蜘蛛聚集,就要放了它。如此说来,更何况是天降下的珍宝,皇帝的重位,不是上天授给,怎么能够得到呢?吉祥的宝物就是一种信号,上天用宝物做为信号,反映到有德之人的身上,所以说是吉祥的征兆。上天如果没有信号,就是凭着武力也不能得到。”

汉元后

元后在家时,曾经有个白色的燕子嘴里面含着块石头,象手指甲那样大。掉下来后落在筐里。元后拣起石头,那石头就自然地分成了两块,其中上面写有文字说:“母天后地。”于是就又合在一起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就是天书啊。元后后来做了皇后。她经常将这块石头放在装玉玺的盒子里,称它是“天玺”

后汉章帝

后汉章帝永宁五年的时候,条支国来献上了一只奇异的鸟,鸟的名字叫鳷鹊。它高有七尺,能听懂人语。这真是国家如果太平,那么群鸟也会鸣叫啊。

吴大帝

吴国孙权在武昌樊山下打猎,遇见一个老太太,她问孙权有什么收获,孙权说:“只获得了一只豹。”老太太说:“为什么不把它的尾巴树起?”说完老太太就不见了。孙权称帝于江东时,在山下为它立了庙。

魏明帝

魏明帝时,泰山下出产一种有连理一样花纹的石头。有十二丈高,形状象柏树。它的花纹和色彩非常鲜明焕发。好象人工雕刻的一样。上面和下面都连在一起,中间是离开的,有五尺多宽。当地的人们说,在秦朝末年,两块石头相距有一百多步,满地都是荒芜的杂草,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等魏明帝之初,发现两块石头渐渐的靠近了,就象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那样的形状。属土王阴之类,魏时把它叫土德。这是神灵显现的征兆。另外沛国有个叫戊己的地方,是土德的吉祥美好的地方。就在那里修建了一个戊己坛,坛象黄色星星一样照亮了夜空。又在那里建起了昂台,在那上面写上祭文说:这是魏的分界。从此每年都要修整并在这里祭祀。

晋司马氏

水星的精华落到了张掖郡柳谷里,变成了黑色的大石头,宽一丈多,高三尺。到了后汉末年,石头渐渐有了文彩。却不很分明。到魏青龙年间,忽然象打雷似的震天动地,在百里之外都能听见,那石头自己竖立起来,变成了白色,上面有牛马仙人以及玉镮玉玦、文字的图像。后来司马氏做了皇帝,认为是符合了金德。

白燕

魏禅晋之年,在北面的皇宫门前有个白色的燕子,人们认为是神物,就用金笼把它装起来放在了宫里,过了十天白燕不知哪里去了。议论的人们都认为晋是金德吉祥。从前师旷的时候,有白燕飞来筑巢,认为是吉祥的征兆。后来师旷就在晋做了官。古今的议论是相符合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