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返回来告诉皇上说:“我过去曾经到京兆尹宣旨,挑选标致的女子,却闹得百姓喧哗吵闹。而朝中有些好说三道四的人,知道了这件事,也要把这作为借口。我认为就在宫嫔居住的庭院中,选些过去做官而后被没收的人家的。”皇上很高兴。就叫力士告诉掖庭令,按人口簿子进行挑选。选出三人,就赐给了太子,结果章敬吴皇后就是这次被选的一人。过些时候,吴皇后陪肃宗睡觉,她感到很满足,老是睡不醒,还发出一呻吟呼喊的声音,好象还很痛苦的样子,呼吸很困难。肃宗喊叫他,但仍不醒。肃宗就暗自盘算着,皇上把她赐给了我,可是竟然没有什么原因,老也睡不醒,皇上怎么知道不是我照顾的不好呢?就急忙拿着蜡烛去看她。好长时间才醒过来。肃宗就问她是什么原因,吴皇后用手捂着左胁说:“我是在做梦。有个神人有一丈多高,穿着金甲拿着宝剑,看着我,对我说:‘上帝命令我做你的儿子。’就把宝剑从我的左胁刺进去,我痛的实在不能忍受。到现在疼痛还没有停止。”肃宗就在蜡烛下检查了吴皇后的左胁,看到有一块象皇冠上的装饰的红布那样印在那上面,急忙把这种情况上奏了皇上。后来吴皇后就生下了代宗。代宗出生的第三天,皇上来到东宫赐给了吴皇后一个金盆,并叫她用金盆给代宗洗澡。这时吴皇后身体很弱,而代宗的身体还没有舒展开,负责侍奉的老婆婆十分惊慌,就把宫中各位王子以及和代宗同一天出生的而身体相貌都很丰满健康的抱来献给皇上。皇上一看就很生气说:“这个小孩不是我的孙子。”老婆婆连连叩头谢罪,皇上斜着眼睛看着她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快把我的孙子抱来。”于是只好把太子抱来给皇上。皇上一看特别高兴,用手托着太子,面向太阳看他,笑着说:“这个孩子的福禄远远地超过他的父亲。”皇上回到宫里,对力士说:“这个殿里有三个天子,真是高兴啊!可以跟太子喝酒了。”
唐武宗
唐朝会昌末年,武宗忽然间改他的名为炎。赶到宣宗时用“光王”帝号登极。在古文字中,光字确实从烡(意为火儿)而来。唉!先兆竟能象这样明显吗!
唐宣宗
唐宣宗在藩地时,曾跟着皇帝回京城,一次他不慎从马上掉下来,人们都没有发觉。到了二更天,才苏醒过来。这时天正下着大雪,向四周看了看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他冷得厉害。一会巡逻的人到了,非常惊讶,他说:“我是光王,不明白怎么会摔到这里,现在我又困又渴,你给我找点水。”巡逻的人就在附近弄了些水献给了他,于是就离开了。他很久才起来,举起盛水的瓯要喝,看见瓯中的水全都变成了芳香醇厚的美酒了。他很高兴,独自一个将一瓯都喝了。不一会,觉得身体暖和浑身有劲,就走回了他分封的住所。后来他就做了皇帝。
迎光王
太子的宾客有个叫卢真的,他的侄儿曾是个和尚。会昌年中期,被淘汰还俗。就补做了光王府的参军。一天,他梦见以前的师傅到他家里询问打听他的情况,他就告诉师傅说:“做了小小的官,不是我所愿意的,经常想念当和尚的生活,希望能再披上袈裟。”师傅说:“你如果真的有这个志向,要兴复佛教,现在也不晚。”话没说完,忽然看见四面有日月旌旗,还有上千辆车、上万骑着马的人,并大声宣告说:迎接光王做皇帝。没过多久,武帝死了,光王果然做了皇帝。这竟然和梦中的事相符合的。
唐懿宗
唐懿宗为人宽宏大量、沉稳、厚道,长得也很漂亮高大。他在分封的住处时,得了麻疹,病得很厉害。郭淑妃看见一条黄龙从他的卧室里出来,等皇上的病痛稍微减轻的时候,淑妃就把这件事全告诉了他。他说:“不要把这些话泄露出去,将来不会忘记你。”一次曾经下了一尺多厚的大雪,而他的寝室却一点也没有,各位王子们见了也都感到有些奇怪,大中末年的时候,京城里的小孩们都把布叠起来蘸上水,然后再把它打开让太阳照射,还说这种法叫做“捩晕”等到他从郓王而即位的时候,捩晕的说法就应验了。宣宗写了个《泰边陲曲》,写的词说:“海岳晏咸通。”他就垂衣拱手起了年号叫咸通。他的仁慈孝敬之道,是他的天性决定的。然而郑太后厌恶他取代尊位,待他很平常,象对士人一般。公卿大臣辅佐他的都感到气愤不平。
唐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