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士郗法遵居庐山简寂观,
行
确。独力检校,已历数年,全无徒弟。忽梦玄中法师谓之曰:“汝无人力,甚见勤劳。今有二童
,所恨年小耳。”既觉,话于众。
山过民王家,有孩
,年才一晬。见法遵,抱其足不肯舍。遵去,昼夜啼号不息。遵复至则欣然。后数年,父母即舍为童
。又一小儿姓刘,
有五
光,父母疑其怪异,因灸
屋,其光遂绝。已四五岁,亦舍在观中,相次
。果符玄中梦授之语矣。(
《录异记》)
李彦佐
译文
唐庐陵阛阓中,有一刘行者。以钉铰为业。至孝。母亲患
二十余年,行者恳苦救疗。一日,忽有衲僧,携净
铜瓶
,觅行者磨洗,
百金为酬,行者不受。告云:“家有母亲患
多年,和尚莫能有药疗否?”僧云:“待磨洗瓶
了,与医。”磨洗毕,便
门,而行者随问之,僧云:“但归去,已与医了。”言讫,失僧所在。行者奔还家,见母亲忽自床坠地,双目豁开。阖家惊喜,方知向者僧是罗汉。遂画其形影供养。至今存焉。(
《报应录》)
郗法遵
刘行者
,将害粢盛。分命祷告,百无一应。宣宗一日在内殿,顾左右曰:“昔汤以六事自责,以代牺牲。虽甚旱,卒不为灾。我今万姓主,远惭汤德。而灾若是,兆人谓我何?”乃执炉,降阶践泥,焚香仰视,若自责者。久之,御服沾
,
动左右。旋踵而急雨止,翌日而凝
开,比秋而大有年。(
《真陵十七史》)
李梦旗
孟熙
伪蜀山军卒李梦旗经敌擒归岐
,老母悲泣,因瞽双目。梦旗在岐
,虔祈切至,愿见慈母,三载方还。梦旗刺
血
母
,即时如故。乃知孝
通,其昭然耳。(
《儆诫录》)
王法朗
胡生
李彦佐在沧景。唐太和九年,有诏诏浮兵北渡黄河。时冬十二月。至济南,郡使击冰
舟,冰
舟,舟覆诏失。彦佐惊惧,不寝
六日,鬓发白,至貌侵肤削,从事亦谬其仪形也。乃令津吏,不得诏尽死。吏惧,且请一祝祷于河,吏凭公诚明,以死索之。彦佐乃令
爵酒,及祝传语诘河。其旨,明天
在上,川渎山岳,祝史咸秩。予境之望,祀未尝匮,而(“而”原作“两”,据明钞本改)河伯洎鳞介之长,当卫天
诏,何反溺之乎?或不获,予将斋告于天,天将谪尔。吏酹冰辞已,忽有声如震,河冰中断,可三十丈。吏知彦佐
诚已达,乃沉钩索而
。封角如旧,惟篆印微
耳。彦佐所至,令严务简,推诚于
,著声于官。如河
浑驶
,大木与纤芥,顷刻千里矣,安有舟覆六日,一酹而
冰陷,一钩而沉诏获,得非诚之至乎?(
《阙史》)
唐夔州士王法朗,
大而长,呼文字不甚典切,常以为恨。因发愿读
德经。梦老君与剪其
。觉而言词轻利,
诵五千言,颇有征验。(
《录异记》)
崔恕 何瑚 陈遗 王虚之 河南妇人 岑文本 郑鲜 张楚金 罗悰 陵空观
列终于郑,今墓在效薮。谓贤者之迹,而或禁其樵采焉。里有胡生者,家贫,少为洗镜镀钉之业。遇甘果名茶
酝,辄祭于御寇之垄,似求聪慧而思学
。历稔,忽梦一人,刀划其腹开,以一卷之书,置于心腑。及觉,而
咏之意,皆绮
之词,所得不由于师友也。既成卷轴,尚不弃于猥贱之业,真隐者之风。远近号为胡钉铰。太守名
,皆仰瞩之,而门多长者。或有遗赂,必见拒也。或持茗酒而来,则忻然接奉。其文略说数篇,喜圃田韩少府见访云:“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
草堂。儿童不惯见车
,争
芦
藏。”又观郑州崔郎中诸
绣样云:“日暮堂前
,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
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江际小儿垂钓云:“蓬
稚
学垂纶,侧坐苍苔草映
。路人借问遥招手,恐畏鱼惊不应人。’(
《云溪友议》)
蜀孟熙,贩果实养父母,承颜顺旨,温清定省,告反面,不惮苦辛。父常云:“我虽贫,养得一曾参。”及父亡,绝浆哀号,几至灭
。布苫于地,寝
其上。三年不
盐酪。远近叹服。因见鼠掘地,得黄金数千两,自此
富焉。(
《儆诫录》)
西蜀将王晖尝任集州刺史。集州城中无泉,民皆汲于野外。值岐兵急攻州城,且绝其
路,城内焦渴。旬日之间,颇有死者。王公乃中夜有所祈请,哀告神祗。及寐,梦一老父告曰:“州狱之下,当有
泉。”言讫而去,王亦惊寤。迟明,且命畚锸,于所指之
掘数丈,乃有泉
。居人饮之,蒙活甚众。岐兵比知城中无
,意将坐俟其毙。王公命汲泉
数十罂,于城上扬而示之,其寇乃去。是日神泉亦竭。岂王公
诚之所
耶?袄瞻菥之事,固不虚耳。王后致仕,家于雍州,尝言之,故记耳。(
《玉堂闲话》)
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