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收
杨素
封德彝之少也,仆杨素见而奇之,遂妻以侄女。常抚座曰:封郎必居此坐。后讨辽东,封公船没,众皆谓死。杨素曰:封郎当得仆
,此必未死。使人求之。公抱得一板,没于大海中,力尽
放之,忽忆杨公之言,复勉力持之,
前为板所
击,
破至骨。众接救得之。后果官至仆
。(
《定命录》)
唐证圣中,刘奇为侍郎,注张文成、司锽为御史。二人因申屠玚以谢。奇正
曰:举贤无私,何见谢?(
《谭宾录》)
张鷟(自号浮休)
王义方
李 绩
唐娄师德,荥人也,为纳言。客问浮休
曰:娄纳言何如?答曰:纳言直而温,宽而栗,外愚而内
,表晦而里明,万顷之波,浑而不浊,百练之质,磨而不磷,可谓淑人君
,近代之名公者焉。客曰:狄仁杰为纳言,何如?浮休
曰:
览经史,薄闲文笔,箴规切谏,有古人之风。剪伐
祠,有烈士之
。心神耿直。涅而不淄。胆气
刚。明而能断。晚途钱癖,和峤之徒与?客曰:凤阁侍郎李昭德,可谓名相乎?答曰:李昭德志大而
小,气
而智薄,假权制
,扼险凌人,刚愎有余,而恭宽不足。非谋
之
也。俄伏法焉。又问洛
令来俊臣,雍容
貌,忠赤之士乎?答曰:俊臣面柔心狠。行险德薄。巧辩似智。巧谀似忠,倾覆
家,诬陷良善,其汪充之徒欤?蜂虿害人,终为人所害。无何,为太仆卿,戮于西市。又问武三思可谓名王哉?答曰:三思凭藉国亲,位超衮职,貌象恭敬,心极残忍,外示公直,内结
谋,
王法以复仇,假朝权而害
,晚封为德静王,乃鼎贼也,不可以寿终。竟为节愍太
所杀。又问中书令魏元忠,耿耿正直,近代之名臣也。答曰:元忠文武双阙,名实两空,外示贞刚,内怀趋附,面折张
其之
武德初,李绩得黎仓,就
者数十万人。魏征、
季辅、杜正
、郭孝恪皆客游其所,一见于众人之中,即加礼敬。平武牢获郑州长史
胄,释放推荐之。当时认为有知人之鉴。(
《唐会要》)
贞观十九年,考功员外郎王师旦知举,考张昌龄、王公瑾策下。太宗叹曰:二人咸有词华。对曰:轻薄,文绝浮艳,必不成令
。臣不上
者,恐变陛下风雅。帝以为名言。后如其言也。(
《谭宾录》)
英公
员半千本名余庆,师事王义方。义方重之。尝谓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谭宾录》)
武德初,李绩得黎陽仓,就者数十万人。魏征、
季辅、杜正
、郭孝恪皆客游其所,一见于众人之中,即加礼敬。平武牢获郑州长史
胄,释放推荐之。当时认为有知人之鉴。(
《唐会要》)
李绩
。(
《唐会要》)
贞观六年,上宴侍臣。谓王圭曰:卿识鉴通,尤善谈论,自房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与诸
孰贤。圭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
将
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
纳惟允,臣不如彦博;剸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
胄;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
,亦有微长。太宗
然其言,群公亦各以为尽己所能,谓之确论。(
《唐会要》)
刘奇
宗时,蛮群聚为寇。讨之辄不利,乃以徐敬业为刺史。彼州发卒郊迎,敬业尽放令还,单骑至府。贼闻新刺史至。皆缮理以待,敬业一无所问。
分他事毕,方曰:贼皆安在?曰:在南岸。乃从一二佐吏而往。观者莫不骇愕。贼初持兵觇望,及见舡中无所有,乃更闭营藏隐,敬业直
其营内,告云:国家知汝等为贪吏所苦,非有他恶,可悉归田,后去者为贼。唯召其魁首,责以不早降,各杖数十而遣之。境内肃然。其祖英公闻之,壮其胆略。曰:吾不办此。然破家者,必此儿也。(
《国史异纂》)
唐薛收与从父兄元敬、族兄
德音齐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收与元敬俱为文学馆学士,时房杜等
心腹之寄,
相友托。元敬畏于权势,竟不狎。如晦常云:小记室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谭宾录》)
又贞观元年,绩为并州都督。时侍中张文瓘为参军事。绩曾叹曰:张稚圭后来萧,吾不如也。待以殊礼。时有二僚,亦被礼接。绩将
朝,一人赠以佩刀,一人赠以玉带,文瓘独无所及。因送行二十余里。绩曰:谚云,千里相送,归于一别。稚圭何以行之远也?可以还矣。文瓘曰:均承尊奖,彼皆受赐而返,鄙独见遗,以此于悒。绩曰:吾
无苦,老夫有说。某迟疑少决,故赠之以刀,戒令果断也;某放达小拘,故赠之以带,戒令检约也,吾
宏才特达,无施不可,焉用赠焉?因极推引。后文瓘累迁至侍中。(
《广人
志》)
王师旦
王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