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六十九知人一(5/7)

承讨好。今天要当面议论大家的优点和缺点,以便今后戒鉴。说的人不论对错都没有关系,听的人应该注意加以改正。皇帝接着开始评价说:长孙无忌善于精心谋划,反应迅速,对答如流,就是古人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人。但是领兵打仗和治理国家恐怕不是他的长处。高士廉知识丰富,思维敏捷,遇到困难,也不改变自己的立场,做官不搞宗派,所缺少的是不能大胆提出意见。唐俭说话爽快,善解人意,愿意喝酒,敢于讲话,为我服务三年,却没有一句话是议论国家兴亡的大事的。杨师道性格纯朴善良,自然没有过错,然而性格实在怯懦,办不了什么大事,什么时候都不能指望他出力起作用。岑文的本性诚朴宽厚,写文章的长处是善于引经据典,道理论述得明白。刘洎的性格最坚贞,说话大多涉及到利益关系,但是其意图,如果是答应朋友的,他一定想办法办成,也不应该提倡。马周处理事物敏捷,性格很忠诚正直。至于识别评价人物的本领,直爽地说,我比你们都强。褚遂良学问稍好一点,性格也很坚强正直,非常亲近依附于我,就像飞鸟如果靠近人,自然应该爱护。

李绩

唐朝武德初年,李绩得到黎阳粮仓,前来吃饭并领取粮食的多达数十万人。魏征、高季辅、杜正伦、郭孝恪都来游玩作客,李绩在众人之中见了,便向他们招呼致意。他清理整顿武王的监狱时,发现了被关押的郑州长史戴胄,李绩立即将戴胄释放并向朝廷推荐,当时人们都认为李绩有识别人才的能力。

还有在贞观元年,李绩担任并州都督,侍中张文瓘当时是参军事。李绩感叹地说:张文瓘将来的前程,我不如他。对待张文瓘特别重用。当时还有两个下属官员,李绩对他们也很器重。李绩将要调入中央,临行的时候他分别赠送那两个下属官员一柄佩刀和一条玉带,唯独没有送给张文瓘任何东西。张文瓘送了他二十多里地。李绩说:民谚讲: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你为什么送得这样远呢?可以回去了。张文瓘说:大家都受到你的表扬,他们都得到你的赏赐而回去了,唯独没有奖励给我任何东西,所以心中不安。李绩说:你不要不高兴,听我对你说,他们俩人,一个处理事物优柔寡断,所以赠给他快刀,提示他处事要果断。一个放荡不羁,所以赠给带子,警戒他要注意检点和约束,你的才能宏博通达,没有什么事情处理得不好,还需要赠送什么?李绩对张文廙极力推荐引进,之后张文瓘不断升官直至侍中。

薛收

唐朝的薛收与堂兄的儿子元敬和同族兄弟的儿子德音有同样响亮的声名,被人们称为河东三凤。薛收和元敬都是文学馆的学士,房玄龄和杜如晦等都想拉拢他们作为心腹,互相托人前来游悦,元敬害怕他们的权势,对谁也不敢表示过份的亲近,杜如晦常曾说过:小记室这样的官员,不可以因为得到谁的恩惠就对谁亲近,得不到谁的恩惠就对谁疏远。

王圭

唐朝贞观六年,皇帝设宴招待文武百官。他对王圭说:你善于识别鉴定人才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擅长发表议论,从房玄龄开始,你逐个评价一下。再说一说你自己同他们相比较怎么样?王圭回答说:勤勤恳恳地为国家服务,能做到的就不遗余力地去做,我不如房玄龄。文武兼备,出朝能当将军,入朝可以作宰相,我不如李靖。陈述奏报得详细明白,将皇帝的命令向下宣告,将下面的意见向皇帝报告,我不如彦博。处理复杂繁琐的事物,我不如戴胄。直言规劝,及时指出皇帝的失误,我不如魏征。至于揭发批评丑恶行为。提倡表扬善良正义的事物,我同各位比较也稍胜一筹。太宗皇帝非常赞同他的议论。大臣们也认为他说出了自己的长处,是正确的评价。

王师旦

唐朝贞观十九年,考功员外郎王师旦主持考核推荐举子,考核完张昌龄和王公瑾的政事、经义和文章以后,太宗皇帝感叹着说:两个人的对答和文章都很有文采。王师旦说:体态性格轻浮浅薄,语言文章词藻华丽,必然不会成为优秀的人才。我不向上推荐,恐会改变皇帝文章教化的风气。皇帝认为他说得正确,后来的情况果然和王师旦所说的一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