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风
又生。却嗟赏曰:
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幽闲鼓
》)
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慧。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厌。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俱与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有泣者,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之谓:彼亲故泣,彼不亲故不泣。敷曰:不然,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世说新书》)
丞相杜鸿渐,世号知人。见燧、李抱贞、卢新州杞、陆相贽、张丞相弘靖、李相蕃,皆云并为将相。既而尽然。许郭之徒,又何以加也。(
《嘉话录》)
韩愈
顾况
李贺以歌诗谒吏韩愈。时为国
博士分司,时送客
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云:黑云压城城
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
带,急命邀之。(
《云溪友议》,明抄本作
《幽闲鼓
》)
梁肃
选韦皋秀才曰:此人之贵,无以比俦。既以女妻之。不二三岁,以韦郎度
廓,不拘小节,张公稍悔之,至不齿礼。一门婢仆,渐见轻怠。唯苗氏待之常厚。其于众,多视之(明抄本其于众多视之作其余贱视),悒快而不能制遏也。张氏垂泣而言曰:韦郎七尺之躯,学兼文武,岂有沉滞儿家,为尊卑见诮。良时胜境,何忍虚掷乎?韦乃告(告原作武,据明抄本改)辞东游。妻罄妆奁赠送。延赏喜其往也,赆(赆原作尽,据明抄本改)以七驮
。每之一驿,则附递一驮而还。行经七驿,所送之
,尽归之矣。其所有者,清河氏所赠妆奁及布
书策而已。延赏莫之测也。后权陇右军事,会德宗行幸奉天,西面之功,独居其上。圣驾旋复之日,自金吾持节西川,以代延赏。乃改易姓名,以书作韩,以皋作翱,莫敢言之也。至天回驿,去府城三十里(上皇旋驾。因以为名),有人特报延赏曰:替相公者,金吾韦皋将军,非韩翱也。苗夫人曰:若是韦皋,必韦郎也。延赏笑曰:天下同姓名者何限,彼韦生应已委弃沟壑,岂能乘吾位乎?妇女之言,不足云尔(初,有巫昝妪者,每述祸崇,其言多中。常云:相公当直之神渐减,韦郎拥从之神日增。皆以妖妄之言,不复再召)。苗夫人又曰:韦郎比虽贫贱,气凌霄汉。每以相公所谈,未尝一言屈媚,因而见尤。成事立功,必此人也。来早
州,方知不误。延赏忧惕,莫敢瞻视,曰:吾不识人。西门而
,凡是旧时婢仆,曾无礼者,悉遭韦公
杀。投于蜀江。独苗氏夫人无愧于韦郎。贤哉乎!贤哉乎!韦公侍奉外姑,过于布素之时。海内贵门,不敢忽于贫贱之婿。所以郭圆诗曰: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谁少
风尘。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云溪友议》)
杜佑
于邵
李德裕
于邵孝悌,内行修洁,老而弥笃。初,樊泽尝举贤良方正,一见于京师,曰:将相之材也。不五年,泽为节度使,崔元翰近五十,始举
士。邵异其文,擢首甲科。且曰:不十年司诰命。竟如其言。独孤绶举博学宏词,吏
考为第一,在中书,升甲科,人称允当。(
《谭宾录》)
顾和
刘禹锡曰:季龙挟弹弹人,其父怒之。其母曰:健犊须(须原作虽,据陈校本改)走车破辕,良须逸鞅泛驾,然后能负重致远。大言童稚,不奇不惠,必非异
定矣。(
《嘉话录》)
吕温
杜鸿渐
初,李绅赴荐,常以古风求知吕温。温谓员外郎齐照及弟恭曰:吾观李二十秀才之文,期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诗曰:一粒粟,秋成万颗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云溪友议》)
刘禹锡
太司徒杜公,见张相弘靖曰:必为宰相。贵人多知人也如此。(《嘉话录》)
中令白中方居郎署,未有知者。唯朱崖相李德裕特以国
重之,于是缙绅间多所延誉。然而资用不充,无以祗奉僚友。一旦,相国遗钱十万,俾为酒肴之备。约省阁名士数人,克日同过其第。时秋暮沉
,涉旬霖沥。贺跋任(
唐贞元中,李元宾、韩愈、李绛、崔群同年士。先是,四君
之定
久矣,共游梁补阙肃之门。居二岁,肃未之面,而四贤造肃多矣,靡不偕行。肃异之。一旦延接,观等俱以文学为所称,复奖以
游之
。然肃素有人
之鉴。观等既去,复止绛、群曰:公等文行相契,他日皆振大名。然二君
位极人臣,勉旃,勉旃。后二贤果如所言。(
《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