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八十五铨选一(2/4)

文长、(《唐会要》七五长作成)司锽为监察御史。二人因申屠玚以谢之。奇正曰:举贤本自无私,二君何为见谢?(《唐会要》)

狄仁杰

邓渴

圣历二年,吏侍郎郑杲,注韩思复为太常博士,元稀声京兆士曹。尝谓人曰:今年掌选,得韩、元二,则吏不负朝廷矣。(《唐会要》)

前宋的谢庄表字希逸,是侍中谢微的儿,黄门侍郎谢思的孙。仪表堂堂,善于言辞,字写得好,文章也得好。并且好谈论玄学。少年时期就被皇帝(刘裕)所赏识。皇帝每见他就说,蓝田那个地方产玉,确实不假。谢庄取代颜峻尚书。颜峻很严肃,常现不可侵犯的面。而谢庄生得俊,待人温良。即使有人陈述言词激烈,嗓门,他也能微笑以待。所以当时的人说,颜峻瞪着双目给人官。谢庄虽笑,但不给人官。谢庄升

糊名

蔡廓 谢庄 刘林甫 张说 温彦博 胄 唐皎 杨师 季辅 薛元超 杨思玄

郑杲

圣历初,狄仁杰为纳言,颇以藻鉴自任,因举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等五人。后皆有大勋。复举姚元崇等数十人悉为公相。圣历中,则天令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独荐其光嗣,由是拜地官员外,莅事有声。则天谓之曰:祁奚内举,果得人也。(《唐会要》)

郑愔 崔湜

蔡廓

薛季昶

唐张文成曰:乾封以前,选人每年不越数千;垂拱以后,每岁常至五万。人不加众,选人益繁者,盖有由矣。尝试论之。只如明经士,十周三卫,勋散杂,国官直司,妙简实材,堪者十分不过一二。选司考练,总是假手冒名。势家嘱请,手不把笔,即送东司。不识文,被举南馆。正员不足,权补试摄检校之官。贿货纵横,赃污狼籍。外行署,钱多即留。或贴司助曹,或员外行案。更有挽郎辇脚,营田当屯,无尺寸功夫,(明抄本夫作效。)并优与分。皆不事学问,唯求财贿,是以选人冗冗,甚于羊群;吏喧喧,多于蚁聚。若铨实用,百无一人。积薪化薪,所从来远矣。(《朝野佥载》)

宋废帝(前宋,刘裕所建)时,打算任用蔡廓尚书。录尚书(代理尚书令)徐羡之跟中书令傅亮说:黄门侍郎以下官员的任用,都由蔡廓决定,咱们不参加意见。黄门侍郎以上的官员任用咱们共同商定。蔡廓听了,说:我不能跟在徐羡之后面签名。辞掉这个官职不

郑愔 崔湜 糊名

唐郑愔为吏侍郎,掌选,赃污狼籍。引铨,有选人系百钱于靴带上。愔问其故,答曰:当今之选,非钱不行。愔默而不言,时崔湜亦为吏侍郎,掌铨。有选人引过,分疏云:某能翘关负米。湜曰:若壮,何不兵选?答曰:外边人皆云,崔侍郎下,有气力者即得。(《朝野佥载》)

张仁祎 裴行俭 三人优劣 刘奇 狄仁杰 郑杲 薛季昶 邓渴 李至远 张文成

李至远

长安三年,则天令雍州长史薛季昶,择僚吏堪为御史者。季昶以问录事参军卢齐卿,齐卿举长安县尉卢(卢原作,据《唐会要》七五改。)怀慎,李光。(《唐会要》作季休光。)万年县尉李义,崔湜;咸县丞倪若冰;周至县尉田崇;新丰县尉崔日用。后皆至大官。(《唐会要》)

译文

谢庄

元年十二月,吏侍郎魏克己铨综人毕,放长榜,遂得留人名。于是衢路喧哗,大为冬集人授(明抄本授作援。)引指摘,贬为太中允,遂以中书舍人邓玄替焉。又无藻鉴之目,及患消渴,选人因号邓渴。(《唐会要》)

武后以吏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武后时,投匦者或不陈事,而有嘲谑之言。于是乃置使,先阅其书奏,然后投之。匦院有司,自此始也。(《国史异纂》)

如意元年九月,天官郎中李至远权知侍郎事。时有选人姓刁,又有王元忠,并被放。乃密与令史相知,减其画,刁改为丁,王改为士。拟授官后,即添成文字。至远一览便觉曰:今年铨覆万人,总识姓名。安有丁士者哉?此刁某王某者。省内以为神明。(《唐会要》)

张文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