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舟师叛附于燕。乙卯,燕兵渡江,盛庸战于高资港,败绩。戊午,镇江守将童俊叛降燕。庚申,燕兵至龙潭。辛酉,命诸王分守都城,遣李景隆及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申前约。壬戌,复遣谷王橞、安王楹往。皆不听。甲子,遣使齐蜡书四出,促勤王兵。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正德、万历、崇祯间,诸臣请续封帝后,及加庙谥,皆下部议,不果行。大清乾隆元年,诏廷臣集议,追谥曰恭闵惠皇帝。
赞曰: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更越圣朝,得经论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
译文
恭闵惠皇帝叫朱允火文。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其母吕氏。恭闵帝生来颖慧好学,性情特别孝顺。十四岁时懿文太子患病,他昼夜侍奉不离。过了两年,懿文太子死,他悲哀至极,身体因此瘦弱。太祖抚慰他说:“你真是孝顺,都顾不上想我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九月,立朱允火文为皇太孙。二十九年(1396),重定诸王朝见东宫礼节制度,朝见后在内殿行家人礼,要诸王全部遵照执行。起初,太祖命令太子检查奏章,太子天性仁慈宽厚,遇到刑狱往往减免。于是又命皇太孙检查,皇太孙也以宽大为本。他经常请教太祖,遍考礼经,参照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偏重者七十三条,天下无不为之歌功颂德。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太祖死。十六日,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第二年为建文元年。当天,葬高皇帝于孝陵。下诏行丧三年。群臣请求用日代月。恭闵帝说“:我并不是效仿古人居丧不言。上朝则戴丧帽穿丧服,退朝则整齐衣冠去掉丧带,饮食则稠粥,郊庙宗社如往常一样。”二十一日,下诏文臣五品以上及州县官吏各推举所熟知有才之人,非其人者加罪。六月,省并州县,革除多余官员。兵部侍郎齐泰为本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一同参与军国大事。
秋七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下诏施行宽大政策,赦免罪犯,蠲免欠交赋税。八月,周王朱木肃犯罪,废为庶人,贬到云南。下诏兴州、营州、开平各卫全家在军伍中的免除一人。天下卫所军中是单丁的放为平民。九月,云南总兵官西平侯沐春死于军中。由左副将何福代领其部众。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张籨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管北平都指挥使司,监察燕国秘密事务。下诏求直言,推举山林才德之士。十二月一日,何福破斩刀干孟,平定麓川。这一月,赏赐天下第二年田租的一半,释放黥军及囚徒回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