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五(4/5)

中派都督陈晖侦察朱棣的布军情况,从左边绕道朱棣军后。朱棣分军还击,陈晖军士争先渡河而逃,此时河中冰块突然融解,溺死者不计其数。十五日,又与李景隆大战郑村坝。朱棣用精选的骑兵先攻破李景隆七营,其他诸将相继来战,景隆大败而还。十九日,又上书请求出征,十二月,李景隆调兵于德州,准备明年大举进攻。朱棣又计划攻打大同,说:“进攻大同,李景隆必定要赶来救援,大同天气寒冷,南军脆弱,不战也病疲了。”

建文二年(1400)春一月一日,攻克蔚州。二月十一日,到大同。李景隆果然由荆金关前来增援。朱棣亲率将士立即调兵居庸,李景隆部属大多被冻死饿死,不见敌人而还。

夏四月,李景隆进兵河间,与郭英、吴杰、平安约定白沟河相会。二十日,朱棣扎营苏家桥。二十四日,在白沟河侧与平安相遇。朱棣以百余骑在前,假装退却,引诱平安军阵地骚动,然后趁机攻击,平安败走。于是迫近李景隆,初战不利。天黑收兵,朱棣以三骑殿后,夜晚迷失了方向,亲自下马伏地察看河流才辨明东西,渡河而去。二十五日,又战。李景隆横阵数十里,破燕后军。朱棣亲率精骑迎战,斩杀瞿能父子。又令丘福冲击景隆主力部队,不得入。朱棣动摇景隆左军,景隆遂绕至朱棣后边,大战良久,飞箭如雨注一般。朱棣三换其马,矢尽剑断,挥剑折走登堤,佯装引鞭招后继援军状。李景隆怕有埋伏,不敢前进,援军高煦赶到,才解围。当时南军也聚集,燕军将士都大失声色。朱棣气愤地说:“我不进攻,敌人就不会退却,必须战斗。”又以劲卒突袭景隆背后,前后夹击,正好旋风四起,李景隆军旗被折,朱棣趁风放火奋起反击,斩杀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郭英溃败西逃,景隆向南逃,朝廷赐给他们的玺书兵器也全部丧失,败走德州。五月九日,朱棣攻入德州,李景隆败走济南。十六日,攻济南,大败李景隆于济南城下。铁铉、盛庸坚守,久攻不下。

秋八月十六日,朱棣解围回北平。同月,盛庸代替李景隆,复取德州,与吴杰、平安、徐凯互为掎角,围困北平。当时徐凯刚到沧州,朱棣佯装出兵攻辽东,到通州后沿河向南,渡过直沽,昼夜兼程。

冬十月二十七日,奇袭并捉拿徐凯,攻陷沧州城,夜里坑埋降兵三千人。于是又渡过黄河经过德州。盛庸派兵来援,被击败。十一月十二日,到临清。十二月七日,打败盛庸大将孙霖于滑口。二十五日,又与盛庸大战东昌,盛庸用火器劲弩尽歼燕军。恰好平安军赶到,合围数重,朱棣大败,破重围免得一死,死者数万人,张玉战死。

建文三年(1401)一月一日,在威县、深州大败吴杰和平安军。遂兵还北平。二月十六日,又率师南下。三月二十二日,与盛庸遇于夹河,谭渊战死。朱能、张武殊死战斗,盛庸军退却。时天色已晚,各自敛兵入营。朱棣以十余骑兵逼盛庸宿营野外,到天明一看,已在燕军包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因天子有诏,不得杀害叔父为名,仓卒相视,不敢乱发一箭。当天又战,从早七时战到下午三时,两军各有胜负,突然刮起东北风,尘埃遮住天空,燕兵大声呼喊,乘风杀敌,盛庸大败。败走德州。吴杰、平安从真定率军与盛庸会合,没走到八十里,听说盛庸兵败的消息,引兵而还。朱棣用计引诱吴杰、平安出兵袭击。闰三月九日,相遇于蒿木城。十日,两军相战,大风大得拔起树木,吴杰、平安败走,燕军追至真定城下。二十四日,到大名,听说齐泰、黄子澄已罢免,上书请求停止吴杰、平安、盛庸军队。惠帝派大理少卿薛山品前来报告,要朱棣解甲归藩,赦免无罪,朱棣不奉诏。

夏五月,吴杰、平安、盛庸分兵切断燕军粮饷道路,朱棣派指挥武胜上书,追问缘由,惠帝大怒,将武胜下狱中。燕王派李远袭沛县,焚烧官军粮舟数以万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