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四十九(5/10)

监丞、典簿、博士、学正、学录、掌馔各一人,助教二人,品秩与在京同。二十六年,罢中都国子监。建文中,升监丞为堂上官,革学正、学录。成祖复旧制。永乐元年,置国子监于北京,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博士、学正、学录、掌馔各一人,助教二人。(后增设不常,助教至十五人,学正至十一人,学录至七人。后革助教二人,学正四人,学录二人。万历九年,又革助教四人,学录一人。)宣德九年,省司业。弘治十五年复设。明初,祭酒、司业,择有学行者任之,后皆由翰林院官迁转。

衍圣公,孔氏世袭,(正二品。袍带、诰命、朝班一品。洪武元年授孔子五十六代孙希学袭封。)其属,掌书、典籍、司乐、知印、奏差、书写各一人。(皆以流官充之。)曲阜知县,孔氏世职。(洪武元年授孔子裔孙希大为曲阜世袭知县。)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正八品)孔氏二人,(正德元年授孔子五十九世孙彦绳主衢州庙祀。宋孔端友从高宗南渡,家于衢州,此孔氏南宗也。正德二年,授孔闻礼奉子思庙祀。)颜氏一人,(景泰三年,授颜子五十九世孙希惠。)曾氏一人,(嘉靖十八年,授曾子六十代孙质粹。)仲氏一人,(万历十五年,授子路裔孙仲吕。)孟氏一人,(景泰三年,授孟子裔孙希文。)周氏一人,(景泰七年,授先儒周敦颐裔孙冕。)程氏二人,(景泰六年,授先儒程颐裔孙克仁。崇祯三年,授先儒程颢裔孙接道。)邵氏一人,(崇祯三年,授先儒邵雍裔孙继祖。)张氏一人,(天启二年,以先儒张载裔孙文运为博士。)朱氏二人,(景泰六年,授先儒朱熹裔孙梴。嘉靖二年又授墅为博士,主婺源庙祀。)刘氏一人,(景泰七年,授诚意伯刘基七世孙禄,后革。)教授司,教授,(从九品)学录、学司,(并未入流)孔、颜、曾、孟四氏,各一人。又尼山、洙泗二书院,各学录一人。

先是,元代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赐三品印。洪武元年,太祖既以孔希学袭封衍圣公,因谓礼臣曰:“孔子万世帝王之师,待其后嗣,秩止三品,弗称褒崇,其授希学秩二品,赐以银印。”又命复孔、颜、孟三家子孙徭役。十八年,敕工部询问,凡有圣贤子孙以罪输作者,释之。永乐二十二年,赐衍圣公宅于京师,加一品金织衣。正统元年,诏免凡圣贤子孙差役,选周、程、张、朱诸儒子孙聪明俊秀可教养者,不拘名数,送所在儒学读书,仍给廪馔。成化元年,给孔、颜、孟三氏学印,令三年贡有学行者一人,入国子监。六年,命衍圣公始袭者在监读书一年。

译文

都察院,设有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食都御史,正四品。

它的下属,经历司,经历一人,正六品,都事一人,正七品。

司务厅,司务二人,从九品。

起初设四人,后来革除二人。

照磨所,照磨,正八品,检校,正九品,司狱司,司狱,从九品。

起初设六人,后来革除五人。

各一人。

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正七品。

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十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各七人,陕西、湖广、山西各八人,云南十一人。

那些在外加都御史或副、余都御史头衔的,有总督,有提督,有巡抚.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以及经略、总理、赞理、巡视、抚治等官员。

巡抚的名称,产生于懿文太子巡抚陕西。

永乐十九年,派遣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

以后不论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事情完毕后复命,即或停止派遣。

起初称巡抚,或称镇守,后来因为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隶属,公文来往有妨碍,定为都御史。

巡抚兼理军务的加称提督,有总领军队的地方加称赞理或参赞,所管辖多、责任重大的加称总督。

其它如整饬、抚治、巡治、总理等项,都因情况特别设立。

那些以尚书、侍郎任总督军务的,都兼任都御史,以便行事。

都御史职责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风纪的部门。

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结党、作威作福扰乱政令的,便弹劾他。

所有百官卑劣贪鄙败坏官纪的,便弹劾他。

所有学术不正统、上书进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的,便弹劾他。

遇上朝觐、考察,会同吏部主管确认贤能与否以及官职升降。

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会审,偕同刑部、大理公平判决。

此官奉敕内地,安抚外地,各自专奉敕命行事。

十三道监察御史,主掌察纠内外百司的官邪,有的明章面奏弹劾,有的密封奏章弹劾。

在内两京清查狱讼案件的审理有无拖延枉曲,巡枧京都军营,监督乡试、会试以及武举考试,巡枧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流值班登闻鼓。

后来改为科员。

在外巡抚按察,北直隶二人,直童隶三人,童左一人,辽塞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

清理军队,提督学校,两京各一人,蔓蜃末年,南京增设一人。

巡视盐政,两淮一入,雨逝一人,量芦一人,玺塞一人。

茶马互市,陕西。

巡枧漕运,巡视关税,宣德四年设立钞关御史,至巫筮十年开始派遣主事。

催运,监督烙马印,屯田。

军队出征便监军记录功劳,各自按照他的事务专门监察。

而巡按则代替天子巡狩,按察藩服大臣、府州县官等各方面的考察,举报弹劾尤其专门,大事上奏请求皇帝裁定,小事立即裁断。

巡行所至之地,必定先审察甄别罪囚,调看讼狱案卷,有事实出入的依理辨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