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七十(9/10)

不过皇帝心里也知道苛法的弊端,问或表示宽大。

有一个千户将桐油灌进皮鞭中行刑,刑部判处他杖刑,皇帝下令同时罢他的官。

法司上奏某人行骗冒支了官粮,皇帝下令立即杀掉,刑部为此而再奏,皇帝说:“这是朕一时愤怒之举,错了,还是依法处理。

从今以后,罪案都五次覆奏纔作决定。”到仁宗时,仁宗天性十分仁犀,刚即位,就对金纯、刘观说:“诸位都是国家大臣,如果朕在掌握法律上有失偏颇,你们得重新上奏,朕是不会以从善为难的。”又将学士杨士奇、杨荣和金幼孜召至坐榻前,告谕他们:“近年法司滥用刑罚,朕哪会不知道。

其所拟的大逆不道罪,往往出于玩弄文字罗织罪名,先帝几次严厉地告诫过,所以死囚必须四五次覆奏纔决定。

而法司一点不在意这些,甘心作酷吏毫不惭愧。

从今以后凡是审重罪犯,你们三人必须前去共同议定,有冤情的即使是小冤,一定要报来朕处治。”洪熙元年二月,皇帝对都御史刘观和大理卿虞谦说:“以前,法司以诬陷人罪作为事功。

谁要有片言只语涉及国事,就判成诽谤罪,身家破灭,没法再论理。

最近几个月此风复萌。

治国之道,所急的事是征求言论,所忧的事是忌讳言论,怎么能禁止非议呢?”又对杨士奇等人说:“此事必须以诏书形式下达。”于是杨士奇禀承圣旨,将仁宗的话写入己丑日的诏书,说:“如果朕一时过于嫉恶,在法律之外使用籍没以及凌迟之刑,法司应再三坚持上奏反对,三次上奏不应允,奏五次,五次上奏不应允,同三公及大臣一起坚持上奏反对,一定要得到应允纔罢休,作为永远的定制。

文武官员亦不得暴酷用抽打背部等刑,以及擅用宫刑绝人后嗣。

自行间割者以不孝论处。

除谋反和大逆罪以外,其它罪犯只处罚当事人本身,不要都用连坐法。

被人告称诽谤者不治罪。”仁宗在位不到一年,仁恩遍布,天下融洽。

童宗继承皇位,仁惠政策更多。

宣德元年,大理寺驳正一猗姓人妻子王骨都杀夫的冤案,皇帝严厉斥责刑官,尚书金纯等人为此谢罪,纔算了结。

义勇军士合群儿等九人被人诬陷焉强盗,判处斩刑,家人擎登闻鼓申诉冤情。

经复查确实不是强盗,宣宗下令释放合群儿等九人,而严厉责备都御史刘观。

其后每当上奏罪囚时,皇帝都神色惨然,御膳也不吃。

有时用手撤去案牍,对左右侍官说:“告诉刑官,稍缓和些用刑。”一天,皇帝驾临文华殿与群臣谈论古代的肉刑,侍臣说:“汉代废除肉刑后,人们就轻于犯法了。”皇帝说:“这是由于教化的原因,和肉刑的有无有什么关系。

舜时的法律有流放、宽宥和纳钱赎罪,而浑敦等四凶的罪不过判死刑和流放。

可见当时遭受肉刑的,一定是重罪犯,不滥施肉刑。

何况汉代接续于秦代的暴政之后,挟藏书籍有法律制裁,若一概使用肉刑,受伤害的人就会很多。”次年着《帝训》五十五篇,其中一篇专写慎用刑法。

武进伯朱冕说:“最近派舍人林宽等押送罪囚一百一十七人戍役边防,到达目的地的只有五十人,其它的都死在路上。”皇帝发怒,命令法司彻底追究此事。

每年宣宗都要下达宽赦令,审阅罪案时多次决断释放,有一次释放三千人。

他告谕刑官说:“我担心他们死在监狱里,所以宽赦了他们,这不是常规。”当时,官吏交纳五十石或一百石米,就可以赎杂犯死罪,军人百姓交米减少十分之二。

发配到各个边防卫所的交米十二石,发配辽东的交二十石。

这种赎罪定额和常例相比太轻,而惟独对贪脏的官吏处罚严厉。

皇帝下令贪赃的文职官吏一律依法判罪。

因此刑罚虽轻,而贪污风气亦不十分炽烈。

不过明代法制重在诛杀结党之人。

都御史夏迪到常州催缴官粮,御史何楚英诬告他收受金钱。

诸官员明明知道夏迪冤枉,怕得罪何楚英而不敢陈述事实。

夏迪终于被发充驿站服役,忧愤而死。

即使皇帝如此宽仁,而大臣还是有冤死的,这是立法的弊病。

英宗以后,仁、宣时期的宽容政策衰微。

正统初年,三杨主持国政,尚能恪守祖法,禁此京城内外官员罗织罪名判案。

刑部尚书魏源因为旱灾将疑案奏上,请求皇帝命令各巡抚复审罪囚。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没有巡抚的地方指派巡按。

清军御史、行在都察院也禀奏疑案,全部复审。

御史陈祚说:“法司判案,多违反规定的律条,专事严法峻刻。

如户部侍郎昊玺检举淫行主事吴軏,应判贡举人才不当罪,部根据奏事有规避的律条,判处昊軏斩刑。

到昊軏自缢死后,监狱官卒的罪行明明有递减的条例,却用做不应做的事的法律从重处罚,一律予以杖责。

摧求实际情况而制定法律,祖宗防范十分周密,而法司竟然如此舍轻就重,这不是广布圣朝仁厚的办法。

今后有滥用重罪律条的,请求以变乱成法论处。”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并为此申明警戒。

到六年,王振开始扰乱朝政,几次侮辱朝廷大臣,刑律大乱。

侍讲刘球将情况写成十条上奏,奏书中说:“上天降下灾祸,多因感于刑罚不恰当。

宜完全听凭法司处理有关事情,发现有徇私处理不当的再辨他的罪。

即使下面有所触忤,如汉代犯惊扰皇帝出行和盗环两案,也应当听从张释之的书面奏语而处理。”皇帝不能采用这个意见。

而刘球因这一奏疏触怒王振,被害死在监狱里。

但是当时各种酷虐的事件,大抵都是王振干的,而皇帝内心很宽松公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