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应当防备他。”郭子兴虽未说话,心里却认为他说得对。孙德崖听说郭子兴到了和州,企图引兵离开。前营已经出发,孙德崖正留在后军察看,这时他的军队与郭子兴的军队展开了战斗,死了很多人。郭子兴将孙德崖抓住,而朱元璋也被孙德崖军所捉。郭子兴知道后,大吃一惊,立即派徐达前去代替朱元璋,并将孙德崖释放回去。孙德崖的部下释放了朱元璋,徐达也逃脱回来。郭子兴恨透了孙德崖,本想杀之而后快,只是因为朱元璋的缘故才勉强释放了他,因而一直闷闷不乐。不久,就生病去世,归葬于滁阳。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长子已经战死,另外两个儿子是郭天叙、郭天爵。郭子兴死后,韩林儿颁布檄文,命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及朱元璋辅助他。张天。。是郭子兴内弟。朱元璋率军渡江,郭天叙、张天。。则引兵攻打集庆。陈野先率军反叛,两人都被杀害。韩林儿又以郭天爵为中书右丞。不久,朱元璋担任平章政事。郭天爵因失去官职,心里充满怨恨,时间一久,便图谋陷害朱元璋,被处死,郭子兴于是断绝了后代。郭子兴有一个女儿,是小张夫人生的,后来侍奉太祖,成为惠妃,生有蜀、谷、代三王。
洪武三年(1370),太祖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下诏命有关部门为之建庙,用中牢祭祀,免除他的邻居宥氏的赋税徭役,让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十六年(1383),太祖亲手写出郭子兴的事迹,然后命太常丞张来仪将其刻在碑上。宣德年间,滁阳人郭老舍以滁阳王亲戚的身份,到京城朝见。弘治年中,有一个名叫郭琥的人自称是四世祖老舍,即滁阳王的第四个儿子,因而被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不久,被宥氏揭发。礼官说:“滁阳王的祀典,是太祖所定,滁阳王没有后代,庙碑上已经刻得很清楚了,因此老舍不是滁阳王的儿子。”老舍被剥夺奉祀的资格。
韩林儿,栾城人,有人说他是李氏之子。他的祖先利用白莲教烧香惑众,被流放到永年。元朝末年,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传言,说:“天下正当大乱之时,弥勒佛将降临于世。”黄河以南、江、淮之间的很多百姓都相信他的话。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同伙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也宣扬“: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应当掌管中原。”于是杀白马黑牛,对天地发誓,图谋起兵,并决定以红巾为号。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事情泄露,刘福通等人急速进入颍州,起兵造反,而韩山童却被元朝官吏拘捕处死。韩林儿与其母杨氏则逃至武安山中。刘福通占据朱皋,攻克罗山、上蔡、真阳、确山,侵犯叶、舞阳,攻陷汝宁、光、息,部众增至十多万,元兵已不能抵挡。当时徐寿辉等在蕲、黄起兵,布王三、孟海马等在湘、汉起兵,芝麻李在丰、沛起兵,而郭子兴也占据濠州响应。当时都称他们为“红军”,也称“香军”
十五年二月,刘福通到处寻找韩林儿,最后在砀山夹河找到了他,并将他迎至亳州,韩林儿于是在亳州僭称皇帝,又号小明王,建国号为宋,年号龙凤。拆除鹿邑太清宫的木材,在亳州修建宫阙。尊奉杨氏为皇太后,任命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政事,刘六为枢密院事。刘六是刘福通的弟弟。杜遵道受皇帝恩宠掌握实权。刘福通很嫉妒他,暗地里命令披甲的士兵捕杀了杜遵道,然后自封丞相,加太保,从此刘福通掌握了大权。不久,元军在太康大败刘福通,进一步包围亳州,刘福通挟持韩林儿逃往安丰。没过多久,兵力又重新强盛起来,刘福通便派其党羽分路夺取地盘。